澳洲民意測試「意外」失准 人算不如天算(組圖)

作者:夏言 發表:2019-05-27 08:09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澳洲大選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5月27日訊】澳洲大選前的民意測試數據一直被外界認為是科學可信的,偏偏這次出了意外,不僅僅驚呆了政客與博彩愛好者,也讓各媒體評論專家們丟盡了臉。

無論依照往年的慣例,還是競選席位的分析,或綜合民意測試數據,都顯示出選民需要更換執政黨的決心,連自由黨本身都在為「不要輸的太慘」作最後的努力。或許「天意不允許」,工黨一路領先之後,突然逆轉,再次敗下陣去。一位自由黨的支持者在推特上的一個貼非常形象地描述了那一刻的「神跡」,帖子稱「原本是來送葬的,卻意外地見證了加冕典禮。」

整個大選,更意外的是華人的選前民意測試結果當了一回指點澳洲政黨走向的黑馬。

很多評論在探討,為什麼民意測試失去了可信度,究竟工黨的跟頭栽在了哪裡?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從兩黨的經濟政策上作分析比較,卻有意避開一個重要的因素。個人認為,本次大選的逆轉,中國問題才是壓死工黨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上次說了,澳洲朝野兩大黨就像一對冤家夫妻,都搶著要當家,一個善於經營,一個熱衷花錢。經濟不景氣了,就收緊褲腰帶,國家富裕了,就要撒幣,那是悠閑體制下的澳洲社會的一種不成文的規律。澳洲人就是這樣慢慢悠悠地把握著自己的生存與延續方式,他們不習慣大起大落。

大選永遠都在拼經濟政策,選前的經濟政策承諾,兩黨互不相同,卻各有千秋,很難區分孰優孰劣。自由黨執政了六年,「宮廷政變」不斷,選民希望他們下臺來好好冷靜一下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但澳洲朝野兩黨在對外的政策上卻向來互相妥協,不管是誰推動,兩黨步伐基本保持一致。從當年的「白澳政策」產生與廢除,到「中澳建交」,再到今天的「中澳美關係」,「南海自由行」,簽訂「反滲透法」等等,所有的決定出籠,都是兩黨共同協商的產物。這就是為什麼兩黨不管怎麼鬥,都不會形成「你死我活」式的對立狀態。

美中貿易戰不斷升級,澳中關係的走向顯得不明確,兩黨的大選承諾有意迴避了外交政策這個尬尷話題。卻不料,選前被一種偏執的勢力打破了寧靜。

前工黨總理基廷突然高調為中共護航,要求將負責調查中共滲透的官員趕出安全系統。華裔的工黨影子部長承諾一旦執政將立即改變澳中關係現狀,再加上極富聲望的前工黨總理霍克過世,輿論又指向「中澳友誼」,霍克一向反對把中國視作戰略對手,澳洲潛在的威脅。

自由黨推動的「反滲透法」曾引發一場討論,但整體效果得到了社會認同,也沒有觸動所謂的「反華」負效應,反而令那些囂張的紅色勢力有了收斂,令那些吃了人家軟飯的官僚自我檢查立場的界限,也令華人社區更顯和諧。華人群體的民意從支持工黨轉向支持自由黨就可見一斑。

澳洲大選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種種跡象顯示,工黨一旦上臺,就會以經濟貿易為理由,快速改變「澳中美」關係網。為了親近中國,而不惜破壞已經建立起來的良好環境,或將冒犯美國政府,那樣的的未來,不是澳洲選民希望看見的。如何與中國保持穩定的貿易往來,那是執政者的智慧體現,就如自由黨領袖莫裡森說的,「美國是盟友,中國是客戶」。雖然有一些華人表達不滿,其實那是大實話。

可以說,工黨高層的非理性言論,不但沒有獲得華人的認同,也失去了原本游離在兩黨之間的選民。最終,工黨本該反盤的選區,幾乎都沒有翻盤成功。

澳洲人的個性就這樣,他們無法接受變化太大的衝動,即使要在城市裡造一條輕軌線,都是在緩慢的過程中去接受它。與其要將一個「未知數」壓給工黨,那寧願太平地選擇維持現狀。

媒體說,應該督促基廷等前工黨高官註冊中國代理人,是的,工黨應該先從內部做起,清理自己的陣營,改變本身的形象。

大選之後,率先進行作反思的就是澳洲主流媒體了,不能押寶在某些官僚式的民意檢測機構的數據上,應該走入社會去親身感受選民在想什麼。

 

來源:澳洲看中國報 夏言聊天室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