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0年,香港中環進行填海時的情景。圖中的堤岸,即今干諾道中。
【看中國2019年7月12日訊】著名的老報人薩空了先生曾在上世紀30年代末這樣寫道:「今後中國文化的中心,至少將有一個時期要屬於香港。」
我在香港定居四年了,一直在尋找香港的文化定位,因為那是尋找我自身定位的重要的參照系。最近我讀了陳冠中先生寫的文章《九十分鐘香港社會文化史》。這篇文章讓我很震動:一是陳冠中先生把長達一個半世紀以來香港社會文化的源流講得如此清晰透徹,再就是這香港社會文化的演變如此跌宕起伏驚心動魄。我為自己的孤陋寡聞而羞愧。
——北島《詩意地棲居在香港》
1
現在我們所說的香港,是包括新界、九龍半島、香港島及約260個大大小小離岸的島嶼岩礁的。
香港最早的居民大概是未被漢化的越人。從出土文物看,越、楚、漢文化在秦漢年代已在這個地區有所交流。唐朝曾在今日屯門設鎮駐軍,而宋朝曾在此建立最後帝都,這些都不說了。
香港最早的書院是鄧符協在錦田建的力瀛書院,,建於宋代。到了清代,由定居者設立的書院、書室計有40多所。這一點已很好的說明香港雖處於大陸的最南端,卻並非中華文化的化外之地。
單說香港島,那又是什麼狀況?穿鼻草約後,大英欽奉全權公使大臣義律率眾在1841年1月佔領香港島。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很生氣,他本來叫義律在舟山群島搶一個島,但義律卻自作主張拿了香港島,一個在巴麥尊眼中是「幾乎了無一屋的荒島」。這句話後來被不斷引用,但我們不要把這句話當真,這是一個英國人用來罵另一個英國人的氣話,並不是對事實的描述。
英人佔領香港島後,義律做了一件事:下檄安民。
為什麼要安民?因為當時香港島已經有5000至7000居民,並不是荒島。
另外一個常見的說法是香港在鴉片戰爭前只是個漁村。這說法也稍有誤導,因為不是只有一條村,而是有很多個村或定居點如石排灣、黃泥湧、鶴嘴、柴灣、大潭、田灣,灣仔、大潭篤、掃桿埔、石澳、薄扶林等,而且不一定是漁村,更不是三家村,有些定居點已經是有相當規模的,譬如在石挂灣即現在的香港仔一帶約有200幢房子,足以促使英人將該地改個他們熟悉的名字叫阿巴甸。一名美國傳教士發現赤柱有580居民,分本地﹝廣府﹞、客家、鶴佬﹝福佬、潮州﹞三系,另有商戶145家。
當時,香港島還有蜑家艇民。不過島上居民除有捕漁為業者外,很多是務農的,說不定還有植香樹及制香出口的手工業,更有已形成市集的鎮頭和貿易港口如赤柱、筲箕灣、石排灣。我們以前常以「開埠」來說殖民地的開始,這個說法是有點用了英國殖民者的眼光來看香港的,其實在鴉片戰爭前,香港已經是個中式的埠。這包括水域裡的海盜。
當時一些在赤柱、石排灣、鴨利洲、銅鑼灣等地的廟宇,都藏有18世紀的鐘鼎,顯示它們的成立已有一段日子。
1838年,在離島大嶼山的大澳有119家商戶捐款重修天後廟,1841年又有98家捐助洪勝廟。可見離島在鴉片戰爭前也不是化外之地。
更有英人在1841年4月記載說,他們在石排灣發現一家學校,讓他們想起老家的村校。稍後的記載說該校校長除留了辮子外,神態舉止都像英國學校的校長。原來香港島在英國人來到前也有書室。其實,1841年香港島已有9間私塾。
從本文的主旨而言,我這裡想建立的是香港包括香港島在成為殖民地的那刻,文化上並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帶著中華文化進入殖民地時期的。
2
義律的檄文很有預言意義,他說島上居民及華人將依照中國的法律和鄉規民約來管治,除了一條:不准使用酷刑。
另外,義律宣布香港為自由港。
不久後,因為英廷包括維多利亞女皇的不滿,義律被調走,但他的想法雖然沒有全部但在很大程度上將成為香港的現實。這裡必須說明一下英國式殖民地政策的特點,就是沒有一以貫之的政策。
北美是吸納大量移民的殖民之地。在印度用的是所謂間接統治,而英人從18世紀中開始控制印度卻要到19世紀中以後才承認那是殖民地。在非洲的奈及利亞,英國殖民者把一塊超過250個部族的土地劃為一個殖民地。在西非的迦納,當地的阿山提王朝已不是我們一般想像中的部落社會,而是接近當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有典章制度官僚組織,故此當英人入侵時,有組織的反抗也特別激烈,後來英國人不只把阿山提王朝巔覆掉,並把人家的首都、一度繁華比美同期歐洲城市的庫麻西城整個毀滅。
不過,對一些港口殖民地,如直布羅陀、馬爾太、賽普路斯、海峽定居點﹝檳城、馬六甲、新加坡等﹞及香港,英國殖民者的手法有類似之處:這些殖民地都是海軍基地,有的也是做貿易轉口的自由港,目的是藉以跟大陸腹地做買賣或掠奪資源,本身既不是重點殖民之地,也不是原料或作物產地,或英國工業製成品的消費終站。同時,英國式殖民主義不覺得有責任把殖民地居民納為英國公民,而它的同化--英化當地人--的意願,不如法國式甚至荷蘭式殖民主義強。故此,港口殖民地的管治者就沒必要去改造當地社會肌理和居民行為,結果當地社會文化因為受忽略反而得以延續,並因為是自由港,遂出現多元文化並存及國際化,即今人所說的多文化主義局面。
當然,這些港口殖民地後來的發展並不相同,譬如賽普路斯至今還有龐大的英軍基地,而且在二戰後受英國人的蓄意挑撥而出現希臘裔和土耳其裔居民的分裂衝突。故此,這裡不存在替英國殖民主義說好話的問題,而是想如實理解一些歷史。
英廷在香港用總督制,如同在牙買加、毛里求斯。第一任港督砵甸乍及第二任港督戴維斯修改了義律的完全依中國法律來管治在港華人居民的承諾,認為如果在港華人不遵從英國法律,香港便無法有效管理。自此以後香港以英國法律治理,卻同時保留大清律例及鄉規民約。殖民地的首任按察司即檢察長休姆說,香港華人最大的特權是公平享受英國法律。這是香港式法治的開始。
其實並不是完全公平,華人判刑一般比歐人重,另外打籐體罰的笞刑一般也只及華人。
不過,相對於當時的中國,香港的法治還是被肯定的。清廷出使外國的名臣如劉錫鴻、張德彞、郭嵩燾都到過香港,見證殖民地法治,並特別讚揚香港的監獄--不用說,以今天的眼光,當時的法治、當時的監獄,都是有所不足的。
戴維斯說,殖民地靠著提供法律保障,就會奇蹟般吸引富裕的華人來新殖民地。他這話將逐漸應驗,尤其到了20世紀。
法治的自由港,這個傳統可以說是在殖民地早期就建立起來的。另外還有一個早期定下來的政策影響深遠,就是華人可以自由的進出香港與大陸,不管他是否香港原居民。以後香港社會的變化,都可以跟人口的漲潮退潮--多少大陸人移入香港,多少居民移離香港--拉上關係。
至於華人的社會,早期殖民地政府不單不想花大力氣去改造,反而搞了點隔離主義政策,劃定港島某些地區及離島長洲南區不准華人進住,並在1888年訂出歐人住區保護法和1910年的山頂保留法。這些帶歧視的法要到二戰後才取消。隔離政策意味著殖民者一度希望華人居民自生自滅,而後者也只得自助自救。
不過,就算為了殖民地的繁榮穩定,殖民者自身的衛生、安全、子女教育、郊遊等福利,加上部分西方人的人道改良訴求,殖民地政府也會見步行步的對華人社會有所動作,而不會在政策上一成不變。
殖民地在1871年立法除賭馬外禁賭,但並不太有效。
政府及本地改革人士試圖廢除華人社會的妹仔﹝女婢﹞制,從19世紀80年代拉扯到1929年才立法,並要到1950年代才能有效杜絕妹仔買賣。
殖民地為了管治也曾訂立一些違反英國法治精神的法例,例如出版要有人擔保,集會要取得政府許可,後來更有政策限制工會活動。
不過總的來說殖民地沒有使勁改造華人社會,故此鄉規民約仍被遵從,如至今特區的鄉鎮,原居民土地仍然是傳子不傳女,豁免於其它強調男女平等的現代法例之外。
清代法律在大陸隨民國的成立而終結,但在香港,最後一條有關婚姻習俗包括納妾的大清律例則要到1971年才被香港的成文法取代。
另外,早期殖民地政府及洋教會也涉入辦西式學堂,如從馬六甲搬來香港的英華書院,從廣州來的摩裡臣書院,及聖保祿書院、聖保羅書院、聖約瑟書院、嘉諾撒聖心書院、拔萃女校、中央書院﹝皇仁書院﹞等,造就了雙語的精英階層。同時,殖民地政府在1847年已開始選擇性的資助一些本地華人學校,另外華人私校也迅速發展,到20世紀初有300多傢俬校。中國語文教育在香港並沒有中斷過。
在19世紀期間,這個法治自由港曾出版過13種語文的刊物,包括歐洲文、亞洲文,甚至藏文刊物,中文報刊更不用說。在明治維新前,日本官方固定翻譯香港中外文報刊以作參考。
這裡要說的是,成了殖民地之後,香港文化的主要成分,除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其中一個亞系統嶺南或廣東文化之外,也有了西方文化,特別是英式殖民地文化。當然還小規模出現過其它地方的文化,如南洋文化。
到了1920年代,一個反諷現像在香港發生:殖民地政府竟主動提倡中國國學。
當時的中國大陸,經過了晚清的自強、變法、維新、君主立憲、革命,到民國的新文化運動、白話文運動、五四運動,正在翻天覆地的批判傳統、引進西學--部分是通過香港、日本這些已經相對現代化的中介。香港本身也發生了省港工人大罷工等多次罷工事件。這時候殖民地政府卻想與前代的遺老遺少,連手反對白話文,並提倡振興國粹、整理國故,好像在說:你們可以學殖民地宗主國的文化,也可以發揚中國固有文化,但你們不要去追隨摻和了西方文化的民國新文化。
魯迅1927在香港島的青年會的一次演講及其後在一篇‘香港恭祝聖誕’的文章裡都對此加以諷刺:殖民地唱的是中國老調子。
曾任《中國學生週報》社長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的陳特說:「五四運動從沒有到過廣東,尤其香港」。
自從1920年國民政府頒令使用白話文後,上海、北京的報刊以至小說都少有使用文言文了,但是在香港,到了1929年,坊間的通俗言情小說、神怪小說仍普遍用文言文來撰寫。
現居香港的大陸學者黃子平做過總結:香港的「文言寫作未如內地一般受到新文藝毀滅性打擊」。黃子平並指出:香港文人的舊體文藝唱和之風延續到1950年代以後。
香港大學中文系創辦之初,也是請前朝太史秀才講經,要到1935年許地山及其繼任者陳寅恪等南來掌系後才有所改變。
我年輕時看香港的武俠小說,學到很多成語及文言文風,另外也能毫無障礙、很過癮的看高雄﹝三蘇﹞的「三及第」都市小說及趣怪評論。三及第者,文言、白話、廣東方言撈埋一碟之謂也。
直到今天,我的印象是香港人在書面語的寫作方面,文言文的痕跡仍明顯多過同代大陸人的寫作。文言句法、成語及三及第文體可說是香港人書寫時的集體無意識。
這裡想突出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香港既沒有被殖民政府有系統的改造,也沒有經歷與大陸同程度的新文化運動及1949年前後由國家帶動的大力清洗。
後來因為市場的驅動、英語教育的普及、社會的勢利及年輕人旨趣的轉變,加上一直要到1973年中文才與英文並列為官方語言,中國傳統文化出現慢慢自然流失和被遮蔽,但那只是被遮蔽,不是被清洗--香港至今仍然是很西化也同時很傳統中國化的城市。
在此期間,一個新生品種還是無可阻擋的在香港茁壯生長,就是包括民族主義等西方文化在內的民國新文化。
来源:《我這一代香港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