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市曾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總部的所在地,在沙漠中,城市綠化覆蓋率卻達42%。(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看中國2019年8月29日訊】若說今日中國是「流沙上的大廈」,兵團便是一個典型的縮影。
石河子是兵團在新疆從無到有造出的城市。石河子市政府門前豎著一塊碑,宣稱石河子獲得了國家評比的「園林城市」稱號。沒錯,這座被沙漠戈壁包圍的城市,比很多中國內地城市的綠化程度還高,遍佈花草樹木。市中心廣場是一片圍繞兵團創始人王震雕像的巨大綠地,音樂噴泉跳躍,到處噴水澆灌草坪和花卉。周邊是現代化建築。衣著光鮮的人們遊玩、漫步、照相或乘涼。廣場似乎在用一種高度的反差證明兵團的能力。沙漠不是沒水嗎?這裡就要充滿水!不是沒草嗎?這裡就搞一個全國最大的城中草地!僅看石河子的中心廣場,會驚嘆兵團奇蹟和發展的成功,甚至是輝煌!
這景象卻和兵團的基層連隊反差巨大。搞這樣一個「園林城市」,不知得有多少農田失去本可以獲得生命和收穫的水。當連隊的農工在為水焦急,睡不著覺,晚一天灌溉都可能失去下一年生存保證時,大量的水慷慨地澆在這種展示輝煌的綠地上。
兵團最基層的單位是連。所謂的「連」和內地的村沒什麼區別,只是人的流動性更大,或者應該叫移民村。一般是一百多戶人家,三、四百口人。兵團第一代職工早都病的病,死的死。原來能夠激勵兵團人的信仰已蕩然無存。兵團第二代人在農村長大,卻普遍自認為是城市人,不願務農,想方設法或上學或打工,離開土地。原來兵團的集體化組織基本解體。連隊現在主要靠出租土地獲得收入。兵團就像一個最大的地主,前輩開墾出來的荒地變成了良田,後代靠吃地租過日子。而幹活的人多為新移民和所謂的「長工」。
「長工」這個詞過去只有在控訴舊社會剝削壓迫時才能聽到,指的是給地主充當長期雇工的農村無產者。而今問這兒的農工在幹什麼,全都坦然說給東家當「長工」。東家便是依靠權力和關係能夠大量承包連隊土地的連隊幹部和老職工,他們雇佣「長工」耕作。包地要交租金,還要投資買種籽、化肥、農藥等,用水和使用機械也要花錢。如果包的土地少是掙不到錢的。一般的勞動者包不起太多的地,又怕擔風險,所以只能給那些有錢多包地的大戶當長工。長工來此只為掙錢,一般呆個二三年,掙了錢就走。他們和東家的收入差距一般有十數倍甚至更多,勞動強度卻大得多,一天要干十多個小時,沒有休息日。
連幹部的權力很大,連長、指導員、會計、水管員、農機員等構成連隊的特權階層,可以決定給誰好地或不好的地,決定先給誰用水,後給誰用水,差上兩天用水收成就會很不同。所以連長都是當地一霸,也有不少撈外快、收賄賂的機會。
連長常去內地為連隊招工,順便也給自己找「長工」。連長大都是包地大戶,少不了幹活的人。他們一般不會用老職工或職工的子女,那些人不好欺負,內地招來的臨時工卻好擺佈。某連長就這樣弄了一幫內地農民給自己當「長工」,說好年終付工資,等到人家干滿了要回家時,卻編個理由不給工資,且使用恐嚇手段。那些「長工」身在異地,不敢對抗,只好空手回家。等那連長再次去內地招工時,冤家路窄,被曾經沒拿到工錢的人碰上,就把他殺了。這個真實故事雖是局部案件,卻能反映兵團基層的現實狀況。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