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外長王毅出席聯合國第74屆會議。(圖片來源: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9月30日訊】(看中國記者林中宇綜合報導)近年來,中共大規模對外援助備受詬病。中共外交部長王毅近日在聯合國峰會再次對「非洲兄弟」作出承諾,其「兩個凡是」論引發國內輿論抨擊。王毅向來被指是中共「戰狼外交」的代表人物,包括針對指責其人權問題的西方國家以及不聽中共指使的小國。
據中共新華社消息,9月26日,中共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出席了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中非外長會議。非洲的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尼日等國外長出席了會議。
在會議上,王毅提到了當年中共擠進聯合國組織依靠的就是「非洲兄弟」,還特別作出「兩個凡是」的承諾,宣布:「凡是非洲兄弟期待我們做的事情,凡是對非洲國家有利的事情,中方都會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樣全力以赴。」
外界所知的「兩個凡是」,被認為是由「文革」後的中共領導人華國鋒提出,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不過,1980年底,華國鋒在與鄧小平的爭鬥中落敗,也因「兩個凡是」問題辭職。
此外,據前述官媒報導,王毅在中非外長會議還提到了去年9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在該次峰會上,中共當局宣布再次向非洲提供600億美元無償援助,同時免除非洲某些國家到期的無息貸款。
去年那次中非合作論壇峰會,被民間稱為「一場肆意揮霍民脂民膏的面子工程」。就在北京當局宣布向非洲再提供600億美元援助的幾乎同時,中國絕大多數省市自治區的財政告急。當時湖南耒陽地方政府因為財政不足,將大量本該接受「9年義務教育」的學生推向收費高昂的私立學校,引發大規模抗議和衝突。在眾多中國人看來,耒陽發生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公是中國的縮影。
許多中國人抱怨說,中共政府的稅收之多、增長之快屬於世界第一,但政府用於教育的資金卻少得可憐,與此同時卻把大批的資金用於來中國的外國留學生。
資料顯示,中共迄今已經向非洲國家提供了1420億美元的貸款。
《美國之音》引述專家的估算說,僅從2012年到現在撒出的錢,還不算剛剛承諾的600億,已經足夠中國人免費醫療三輩子。在中國人被中共的苛捐雜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住房、就學、醫療負擔不堪重負、眾多的中國人得病不是必須等死就是必須傾家蕩產的時候,北京仍然堅持撒幣外交。
對於上述中共外長對非洲國家再次作出慷慨承諾,中國民眾表達了強烈不滿。
有網民諷刺說:「凡是洋爹的事都全力以赴,凡是百姓的事都是自行了斷。這樣揮霍納稅人的錢,外匯都送沒了,孫花爺錢不心疼嗎?」
「本國人民的困難為何不全力以赴援助,國內多數人還處在貧困線以下,養老、住房、教育、醫療處處缺錢,這樣撒錢你們哪來的底氣?對得起國內老百姓和納稅人嗎?」
「一說到醫療教育就資源緊張,一說到非洲兄弟就出手大方,真是闊氣的發展中國家。當年大飢荒時期國內極度缺糧,仍然可以大量出口糧食支援友邦,令友邦驚詫,錢多人傻。」
王毅也是近年備受詬病的中共「戰狼」外交的一個代表人物,這種外交手法過去主要是針對時常在人權等領域批評中共的西方國家,但事實上對不聽中共指使的第三世界或者小國,中共也使用同樣的手法。
法廣曾指出,中共的外交官員似乎都不善於「外交辭令」,嚴重缺乏彈性,發言人語氣橫蠻,駐外使節炮彈連連,不像外交,更像在對外作戰。
王毅不時「語不驚人死不休」,動輒以訓斥霸氣的語調說話,據說這是為了爭奪話語權,結果成了罵戰。
比如,中加兩國外長2016年6月1日舉行聯合記者會,一名加拿大女記者就香港書商失蹤事件發問如何促使中國改善人權?問題並沒有直接指向王毅,但王毅隨即怒斥女記者「傲慢」,他手指記者說:「你的提問充滿了對中國的偏見,和所謂的不知從什麼地方來的傲慢,我是完全不能接受的。」王毅反問女記者「你去過中國嗎?」結果,王毅在這一國際場合惱羞成怒,忘記了外長風度,記者會成了鬥氣會。
今年3月8日,王毅出席人大記者會響應記者提問時,表態支持華為提告美國政府。在回答這個問題時,王毅還一邊「惡狠狠」地舉起了拳頭。
法廣說,難怪有網民議論:「外交部在王毅主持下,成了中外關係破壞部!」這話也許說重了?但中外關係漸漸失去了和緩、談判、圓通、交流的空間。
針對中共「戰狼」外交,時事評論家橫河指出,中共向來的文化就是奉行鬥爭哲學,不講禮儀不講文明,而且這些官員在國內訓練成習慣之後把野蠻粗暴表現在國際舞台上。官員們的最大任務是維護中共政治正確,其教育體系與中國傳統禮儀是背道而馳的。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