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馬克龍理政 左右兼顧終成左支右絀(圖)

作者:何清漣 發表:2019-11-20 12:5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馬克龍與夫人布麗吉特。
馬克龍與夫人布麗吉特。(Getty Images)

【看中國2019年11月20日訊】上臺之初被譽為「政治神童」的馬克龍,這兩年總統生涯實在難受。競選時聰明地設置了「不左不右,既左也右」的施政方針,贏得了左中右各方選民的支持,上任後大刀闊斧推行各類改革,遭遇各種反對阻力,一年多之後就爆發了左、中、右勢力均參加的黃背心運動。就在11月份,馬克龍又遭遇兩件煩心事:11月8日,一位年僅22歲的青年大學生在CROUS學區服務中心前當眾自焚,遺言表示希望以此提醒法國民眾注意大學生當前的困境。11月16日是法國黃背心社會運動爆發一週年,黃背心發起全國總動員,舉行大規模抗議。

馬克龍兼顧所有政治光譜的「亦左亦右」政策,為何會演變成今天這一「左支右絀」的困局?那是因為法國各種社會弊端積重難返,任何政治家上臺,也有心無力。

馬克龍的競選口號意在左右逢源

回想左派馬克龍兩年前參加總統競選時調整的中間姿態與承諾,再檢視馬克龍公開言論所展現的變化歷程,對於認識法國現狀十分有幫助。

馬克龍本是左派,但在大選前,他看到法國民眾既對左右對立深感厭煩,又對勒龐當選感到恐懼,很聰明地提出了「不左不右,既左也右」的理念口號。據法媒分析,這是他勝選的重要原因。馬克龍倒也不食言,上臺之後立即推行一系列社會經濟改革,態度強硬,信心滿滿,在短時期內也被看好。馬克龍入主愛麗舍宮一週年之際,法國Elabe研究所的民調顯示,超過69%受調者認為,馬克龍是一位真正的「改革者」。

但凡「改革」都難免動人乳酪,改革者行路難古今皆然。短短一年內,法國政府出臺了勞動法、財政稅收、教育、移民等多個領域的改革方案,鐵路、醫療、退休制度和公共服務等部門的改革也正在進行或即將開始。對這些改革的質疑和反對之聲此起彼伏,各行業曠日持久的罷工更是讓政府焦頭爛額。面對非常巨大的阻力,馬克龍毫不退讓,認為改革是為了兌現競選承諾,自己的口號就是「說到做到」。法國《回聲報》曾發社論稱,法國大革命是一場12級颶風,戴高樂1958年出任總統是9級強風,前任總統奧朗德只是2級微風,而馬克龍改革則是6級大風。

馬克龍的改革遭遇左中右反對

2018年11月17日,法國的「黃背心運動」(法語:Mouvement des gilets jaunes,又稱黃馬甲運動)開幕,馬克龍從此嘗盡了苦頭。

黃馬甲運動最初的起因是,示威者不滿油價持續上揚以及馬克龍政府調高燃油稅而上街抗議。但是訴求有如滾雪球般迅速擴大,包括提升草根及中產階級的購買力,以及要求法國總統馬克龍下臺等。馬克龍當初那「不左不右,既左也右」的口號讓他左右逢源,成為愛麗舍宮主人;但系列社會經濟政策的改革,卻讓他成了左、中、右的共同「敵人」。黃背心運動的參與者囊括了法國左、中、右所有政治光譜,包括並沒有特別政治傾向的法國人。從後來的十幾輪抗議活動內容來看,燃油漲價只是一根導火索,它引爆的是法國民眾對政府的高稅收政策的不滿,以及對馬克龍經濟改革企圖的否定。抗議者要求政府全面減稅,同時調高最低工資以及退休金水平。運動初起之時,據《紐約時報》報導,多項民調顯示,70%至80%的法國人對「黃背心」的訴求表示同情。

黃背心運動導致了法國自1968年的五月風暴以來,最大規模的社會動盪。馬克龍聰明地提出開展國民辯論,但法國現狀注定辯論很快無疾而終。馬克龍終於發現他無法滿足民眾複雜的利益訴求,於是在2019年的新年獻辭中說了那番著名的話:"我們不能只要求少工作,卻多掙錢;多減稅,卻增加開支;不想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卻想呼吸更純淨的空氣。"他批評民眾們不能提出相反的要求,直白地指出「既要……,也要……」的不現實。但他卻忘記了,當初他提出「不左不右,既左也右」的競選口號就是希望左右逢源,應許將滿足訴求矛盾的大眾要求。由於無法完成這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黃背心運動中,讓馬克龍「趕緊滾蛋」的唾罵成了伴奏曲。

法國社會積弊深重

但如果將此歸咎於馬克龍個人的領導能力,那就大謬不然。「黃背心」們大部分是生活在巴黎郊區和鄉鎮中的法國中底層民眾,這場騷亂其實是法國底層民眾藉此釋放心中積鬱已久的不滿情緒。這種社會不滿源自三點:失業率越來越高(失業率達到9.1%,年輕人失業率更是達到了聳人聽聞的24%),生活質量逐漸下降,實際可支配收入越來越低。這三點其實是法國多年的社會積弊,馬克龍的改革只是戳破了法國社會的膿瘡。

法國早已債臺高筑。黃背心運動爆發前的2018年第三季度,法國的公共債務已高達22553億歐元。與此同時,法國早已是經合組織內稅負最高的國家。在馬克龍競選法國總統的2016年,世界銀行和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聯合發布的《繳納稅款2016》調查報告顯示,法國平均企業稅率高達62.8%,為歐洲最高;個人所得稅之高也居歐洲前列,一個法國人一年的平均收入為5.58萬歐元,納稅之後實際到手的錢只剩下不到2.81萬歐元,稅率高達57.5%,高於歐盟45.1%的平均水平。稅率之所以高,當然是為了滿足民眾日益增高的福利需求。法國政黨為了勝選,都採用福利換選票策略,結果是法國人的福利越來越好,保障越來越全,工作時間越來越短,各種帶薪假期越來越長。在3000多頁、重量逾一公斤的《勞動法》保障之下,法國人每週只需要工作35個小時,稍有不順心就罷工數週。發放給窮人和失業者的各種福利、補貼和救濟金,讓很多法國人不用工作,也能體面生活。

法國人自得地認為「法國人工作是為了生活」,並嘲笑美國人「活著是為了工作」。其實,法國人早就喪失享受生活的資本了,只是法國知識界與民眾中都選擇無視現實。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直不厭其煩地警告法國,「必須大幅縮減政府及公共支出,降低負債水平,否則法國必然會重蹈希臘的災難性後果。」

馬克龍寄望與中俄結盟

馬克龍的改革,就是希望自己在法國這個「懶漢」身上抽上幾鞭。他曾公開回懟遊行民眾:「想要買得起西裝,就應該去努力工作」。但是,一個國家的民族性是很難改變的,面對「既要……又要……」的民眾,馬克龍終於發表了那番讓民眾極為不滿的2019新年獻辭,但仍然沒有能力改變法國民眾的惰性。據分析,法國大學生的福利並不錯,11月8日跳樓自殺的法國大學生指的困境是學生畢業後的黯淡前景,但全法國學聯主席想到的解決辦法還是增加福利,「不論是住房̖交通̖飯堂都與年輕人被社會保障體系所遺漏有關」。

馬克龍對內改革無望,於是想到對外突圍。怎麼突圍呢?既然美國這個大哥已經不願意再承擔歐洲防務,還要在聯合國不斷退群,包括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馬克龍於是轉向一些他認為正在崛起的國際勢力,比如中國、俄羅斯。據RT報導,8月27日,在G7峰會結束後,法國總統馬克龍對法國駐外大使發表外交講話時發出警告:我們已習慣18世紀開始建立在西方霸權上的世界秩序,但西方霸權在終結。中國正處於世界前列,俄羅斯也取得了戰略成功。馬克龍呼籲西方國家「反思」與俄關係,以避免被困在「美俄之間的戰略鬥爭中」。

如果說在法國國內,馬克龍陷入左中右共同反對的政治困境當中情有可原,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他的國際戰略卻大錯特錯,批評聯合國與國際體系現有的弊端,表明他看到了問題;與中俄結盟卻是開錯了藥方,而且錯得離譜。看起來想學習戴高樂弄什麼三極世界,最後結果肯定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