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有一段充滿人生哲理和財富智慧的超級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巴菲特有一段充滿人生哲理和財富智慧的超級名言:「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事實上,巴菲特所謂的「滾雪球」,就是形容通過複利的長期作用來實現財富的驚人積累,其中,很濕的雪,形容投資的年收益率要很高,很長的坡,形容的是複利增值的時間要長。
以下分享巴菲特所講的兩個關於複利的故事,投資理財,複利思維有多厲害?
看完這兩個故事,恍然大悟;這兩個故事會告訴你:投資理財,堅持複利思維,賺錢就不難。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個故事源於巴菲特的自述,原本是第一人稱描述,這裡為了敘述方便,改為第三人稱。
故事一:從2萬美元到1000萬億美元
巴菲特(圖片來源:Paul Morigi/Getty Images for Fortune/Time Inc)
因為在投資理財上講過多的複利思維看起來比較枯燥,所以巴菲特在1963年,曾嘗試用藝術界的一個真實案例來詮釋複利的威力。
1540年,法國時任國王弗朗西斯一世,用4000埃居(法國貨幣單位),購買了一幅名畫。當時的4000埃居,約合現在的2萬美元左右。
假如弗朗西斯一世在之後能夠像買這幅名畫這樣做些踏踏實實的投資,具體而言,就是他還有他的受託人能夠找到一個每年稅後複利收益率只需要達到6%的投資項目,那麼,截止到1963年,這筆2萬美元左右的投資累計收益會是多少呢?答案是驚人的1000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是法國1963年全國負債的3000倍以上,而這1000萬億全部來自於每年6%的複利增長(用本金2萬美元乘以1.06%的423次方,423是1540年到1963年的年數)。
巴菲特講的這個故事除了詮釋複利思維的威力,也終結了購買藝術品到底是不是一種好的投資這個問題。
故事二:從24美元到420億美元
巴菲特想要強調的是,想通過投資理財來賺錢,需要靠長期經驗和財富的積累,千萬不能急功近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1626年,曼哈頓島有一群印第安人,他們將這座小島賣給彼得・米紐伊特,後者是荷屬美洲新尼德蘭省的總督,以善於揮霍浪費而臭名昭著。根據巴菲特的瞭解,印第安人從這筆交易中淨落到手的錢只有可憐的24美元,米紐伊特則得到了曼哈頓島上22.3平方英里的所有土地。
這個故事巴菲特講於1964年,按照當時的可比土地銷售的價格基礎進行估算,曼哈頓島當時每平方英尺土地價格為20美元,整個曼哈頓島的土地總價值算下來約為125億美元。初看上去,印第安人是賠大了,米紐伊特是賺大了。然而,巴菲特做出個假設,假如印第安人只需要能在之後取得每年6.5%的投資收益率,就能輕鬆笑到最後。
按照6.5%的年複利收益率來計算,他們當時賣島拿到的24美元在經過338年的累計增值後,已經價值約420億美元,而且只要他們努力爭取每年多賺上半個百分點讓年收益率達到7%,那在338年後的1964年,他們的24美元就能增值到2050億美元,這種複利的威力實在令人不可思議。
有人或許覺得這兩個故事都太理想化了,有些不切實際,然而出自股神巴菲特之口,而且是他三十年多年前就講出來的,結合他這三十年所創造的複利奇蹟,就不得不令人嘆服和思考了。
通過巴菲特所講這兩個故事想要強調的是,想通過投資理財來賺錢,需要靠長期經驗和財富的積累,需要發揮複利的威力,也需要一個成型的投資策略和投資規劃,千萬不能急功近利。
現實生活中,一些投資理財者,沒有經受過成熟和系統的學習和指導,而是想當然主觀看待市場,只想賺錢,而不辨別消息的真偽,不清楚盈利模式,結果自然容易遭受巨大的經濟損失,對此,不可不萬分警惕,須知,即便是複利這種強大無匹的威力,也還需要時間來發酵呢。
責任編輯:傑夫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