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薛瑞福23日以預錄影片的方式,於國際研討會上演講,並提及臺灣不要擔心被美國拋棄。圖為薛瑞福演講影片。(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0年10月24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前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薛瑞福昨說,美臺間有重要歷史脈絡關係,且因臺灣持續生存並保持政治現況,因此臺灣不需擔心被美國拋棄;美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事務資深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發表研究報告,稱無論美總統由誰勝出,朝野均有挺臺共識。駐美代表蕭美琴轉發該報告,並稱是重大的政策建議。
相關新聞報導如下:
提升臺灣戰力 美國務院批准對臺三項軍售
美對台軍售 學者:增強台灣第二擊能力
軍售案氣炸北京 王定宇爆料:還有3項
美國對臺3項軍售 國防院:重大戰略意義
美軍駐臺近了?學者這樣看
薛瑞福:美臺之間有重要歷史關係 美國不會拋棄臺灣
中央社報導,前美國國防部印太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美國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首席執行官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將臺灣比喻為現代亞洲富爾達缺口,並強調臺灣2300萬人十分重要,美國則有法律與軍事義務提供協助。
薛瑞福23日以預錄影片的方式,在由大陸委員會委託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所辦理的「當前中國大陸發展與治理問題」國際研討會上演講,並作上述表示。
薛瑞福提及,臺灣如果持續生存下去並保持政治現況,就能夠維持印太地區的自由、和平及繁榮。就臺灣所在的地理位置來看,若臺灣遭到中共併吞,太平洋即會變成中國軍方的前線,也將會導致自由世界蒙受巨大損失。
薛瑞福表示,臺灣的安全就是大家的安全,因此應該要壓制、對抗北京當局才能夠保持這個地區的自由、安全。他還認為,美國與世界各國應要考慮跟臺灣簽訂貿易協定,藉此讓臺灣擺脫對中國大陸的經濟依賴,減少中方脅迫臺灣的籌碼。
薛瑞福還提及,自己跟美國國務次卿柯拉克(Keith Krach)在9月間訪臺悼念前總統李登輝期間,也談到了新的貿易情勢及貿易關係,並聲稱希望可以開始貿易談判,以擴展臺灣在國際上的空間,為國際社會作出貢獻。
薛瑞福強調,自己的工作就是要讓共軍知道,對臺灣採取行動將要付出昂貴代價。臺灣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還有臺灣海峽等作為天然屏障,臺灣如果能夠有智慧的購買武器,並加以訓練,就會很有預防能力。未來除了第二軌之外,也應該要加強第一軌訓練的情報資訊合作與作戰擘畫,將臺灣納進來。
臺灣的成功與美國有利害關係 葛來儀:美國朝野跨黨派挺臺
自由時報報導,在一份由葛來儀負責、以「朝向一個更強勁的美臺關係(Toward a Stronger U.S.-Taiwan Relationship)為題的研究報告中稱,包括多項可行的政策建議,例如啟動美臺雙邊貿易協定之談判、協助臺灣來融入供應鏈安全多邊討論、擴大美臺之間的防務對話、加強美臺高層的對話溝通、協助臺灣擴大及多邊組織接觸、加強跟理念相近國家的聯盟,以及擴大對臺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支援等。
這一份研究報告認為,不管11月3日舉辦的美國總統大選將由誰勝出,美國朝野在對臺政策上均有廣泛共識,美國必須要加強對臺灣的支持,以確保臺灣持續安全繁榮,這是因臺灣成功與否,正攸關美國重大的國家利益。
前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洲事務資深主任、CSIS亞洲事務資深副會長葛林(Michael Green)表示,美國對臺灣的「跨黨派共識已經出現」,「臺灣的成功與我們有利害關係」。
葛林表示,這一份報告即使是在10年前,或是15年前總統馬英九或是陳水扁執政時期,可能都是難以動筆,因為馬、扁政府導致美國在針對臺灣的辯論上造成了不同影響,蔡英文政府卻能使9成以上關注臺灣的美國人士支持臺灣,這是因為蔡英文的領導能力才能夠讓報告有可能提出這一個藍圖。
對此,蕭美琴在推特上分享該報告,並表示,感謝兩黨專案小組在此份重要的政策建議上富有成效的努力。
Thanks to the productive efforts of the bipartisan task force for these grea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https://t.co/aZMkScj8Yb
— Bi-khim Hsiao 蕭美琴 (@bikhim) October 21, 2020
葛林表示,在蔡英文的領導之下,讓美國朝野對臺灣的「跨黨派共識已經出現」,並認為「臺灣的成功與我們有利害關係」。(圖片來源:駐斐濟臺北商務辦事處)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