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智英(圖片來源: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1年2月10日訊】2021年2月9日,請大家記住這個日子。
這一天是香港終審法院裁定律政司就黎智英保釋案上訴得直的日子。從這一天開始,香港的普通法死了,普通法死,香港法治死,這是一個標誌性的日子,請大家記住它。
五個終審法院大法官,究竟是絞盡腦汁也無法抗衡國安法,還是主動配合中共肢解普通法,其中內情我們可能永遠都無法得知,但黎智英已先身陷國安法羅網。
在此案審議前,林鄭特地見過張舉能,這次不尋常的見面與此次判決是否有關,可能也永遠沒有答案。五個終審庭法官,在法庭上多番質疑律政司代表,給人一種維持公義的印象,是真是假,也可能永遠沒有答案。
在此之前,我還相信香港法治只是垂危而已,尚未斷氣,我們對終審庭和部分法官還應該有信心,但今日連終審庭都向國安法低頭,而不是向基本法與人權法低頭,向人類終極的道德準則低頭,那我的判斷就是:香港法治已死,而黎智英作為香港人的英雄,從這一天起更加確立起來。
黎智英本來是不必去受這番折磨的,他大可一走了之,遠遊避秦,中國人說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他選擇留下來與魔鬼纏鬥。他是天主教徒,他身上有一種基督精神,就是他要為我們眾人去背這個十字架。
為了與香港抗爭的市民站在一起,他帶領蘋果日報同事堅守方寸之地,苦苦支撐,還要遭遇中共的毒手,以古稀之年承受非人的折磨,連帶使他的家人遭受長久的痛苦,這樣的犧牲精神,每個香港市民只有以更堅忍的意志、更頑強的抗爭來回報他。
在此牛年新春來臨之際,僅此祝願他好好照顧自己,食飽瞓足,養好身體,在獄民樂觀自處,看書思考,保持旺盛的精神力量,繼續引領我們往前走。
我也祝願黎智英家人,請他們節制傷感,樂觀開朗,相信幾百萬香港市民始終會和他們站在一起,以打不死的精神繼續與專制惡魔鬥下去,直到民主凱旋歸來。
我在此呼籲海外線的手足,應該把香港終審庭這次判決,更廣泛地向世界各國的政要和媒體作詳盡報導,引起更多當地人民的關注。各國應該對香港法治死亡有一個最終的判斷,不要再對中共存有任何幻想,不要再對香港人的痛苦袖手旁觀。各國政府應該統一立場,以有效的手段制裁中共,以此為黎智英討回公道。
自此日開始,黎智英已不再只是黎智英,他是我們香港人民的精神領袖,是我們的一面旗幟,是香港正義力量的代表,因此,除了李柱銘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之外,我認為黎智英也絕對有資格被提名。希望海外線的手足們多多活動,利用各種渠道,盡量奔走呼告,因為黎智英一定會在世界民主發展史上有一席位,他的精神會被載入史冊。
藉此機會,我也想提醒各位,我們的路正長,災難陸續有來,我們不要像大陸人那樣,那麼容易就被中共的殘暴手段收服。監禁黎智英就是要令我們害怕,就是要打散我們,讓我們接受他們的世界,被他們踩在腳下。我們要反其道而行之,要堅忍地活下去,記住這裡發生的一切,不要習慣中共加諸香港的鎖鏈,不要與魔鬼作交易。
我們要團結,團結才能長久,要互相包容和體諒,看大勢看主流。如果你不同意某個手足的一些看法,只要他還站在黎智英一邊,那就不是問題;如果蘋果日報有人寫了一篇你不同意的文章,只要蘋果的老闆還是黎智英,那就不是問題,犯不著去退訂。要知道,站在黎智英對面陰陰笑的那幫人,也是站在我們對面陰陰笑的那幫人,我們和這幫人不共戴天,我們不要自毀長城。
我與黎智英先生是同齡人,我與他本來沒有交集,很早以前,在一個公開場合,董橋先生介紹我和他見面,事後我主動邀請他把他的文章交天地圖書出版,他也同意了,可惜後來這次合作沒有成功。反送中運動後,我在蘋果寫了一些文章,後來有一天,黎先生親自打電話,邀請我在蘋果日報寫專欄,後來他們又邀請我每週寫兩篇社論。我以成為蘋果日報的一員而感到由衷的光榮和自豪。我和家人雖然早已不在香港,但香港永遠是我的家園,我的心始終和香港人在一起。有蘋果在,香港就還在,香港人的精神就還在。有一天香港沒有了蘋果,香港就不是香港了。
我自問不是軟弱的人,但比起黎智英還是自愧不如,易地而處,我不敢說會有同樣的意志力去承受他現在的痛苦,因此我只能說,我也要盡量自強,追隨他的腳步。雖然我們對未來保持樂觀,但我和他都未必有機會看到中共垮臺的一天,不管如何,我們還是要儘自己微薄的力量,為子孫後代,爭取這一天的到來。
歷史不在習近平一邊,在黎智英一邊,在我們一邊,我堅信這一點。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中文大學facebook顏純鉤作者專頁。原題目:法治已死英雄當立:黎智英必在歷史留名)
来源:作者臉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