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週期所處階段來看,全球經濟系統已經處於垃圾時間。(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5月24日訊】新增借債大於還本付息,經濟擴張;新增借債少於還本付息,經濟緊縮。
淨現金流對經濟的解讀,夠不夠簡單粗暴?
1 為何越來越沒底線?
全球央行越來越沒底線是不爭的事實。拿美國來說,4月,美國PPI達到6.2%,CPI(消費者物價指數)達到4.2%,美聯儲仍然認為通脹是「暫時的」,言外之意無非就是印鈔不想收緊。
全球債務如此之高,還本付息規模越來越龐大。只有越來越沒底線的貨幣政策,才能讓全球新增債務超過還本付息,經濟才有可能擴張。 為了讓新增債務超過還本付息,央行們只能不要臉了!
2 藉口越來越少
「直升機撒錢大師」伯南克任職美聯儲主席時,盯住通脹2%成為美聯儲貨幣政策目標。潛台詞就是你們都說我直升機撒錢,其實我也有德操,通脹達到2%的目標我就不放水了。
但這個2%有沒有操作空間?
2013年通脹達到2%的時候,伯南克認為美聯儲對通脹問題的看法與公眾存在差異。在一次就經濟和貨幣政策向國會作證時,參議員Tom Coburn表示,如果按照較為傳統的方式計算當前的通脹水平,結果將大大高於目前公布的數字。哪怕用CPI來衡量通脹,美國總體物價較上年同期也已接近2%。但伯南克稱,自己不認同通貨膨脹嚴重失真的說法,美聯儲青睞的通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同比升幅為約1%,明顯低於美聯儲2%的目標水平。
到了現任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又把盯住目標從「2%」改成「平均2%」。這一改,操作空間更大了,連看法差異都不需要了。
改來改去,無非既想多放水,又想立牌坊。但不管怎麼說,有個數字(2%)卡在這裡,就是一把雙刃劍。
有利的是,市場相信美聯儲會在達到目標時進行干預,這會減少市場對通脹的押注,壓制通脹上行;弊端則是,一旦達到目標而美聯儲沒有相應行動,市場就會對美聯儲失去信任感,會報復性加大對通脹的押注,導致通脹失控。
以美聯儲盯住平均通脹2%來看:
1)2021年CPI均值來看,目前通脹已經達標,至4月,2021年通脹均值2.48%。
2)核心CPI來看,4月核心CPI達到3%,前4月均值1.83%。只要5月份核心CPI達到2.7%,核心平均通脹率也將超過2%。
留給美聯儲的空間已經不多了,繼續放水的藉口越來越少,後兩個月的通脹數據將至關重要。
美聯儲是世界央行的央行,一旦美聯儲貨幣政策受到壓力,新增借債要想超過還本付息就變得艱難,全球經濟就進入到垃圾時間。
3 標誌性節點
通脹總是印鈔的絕殺。
分解來看,壓低美國通脹有幾個力量:
1)新興國家(國際分工鏈的下游產能)產能擴張,會壓低終端(歐美)價格。美聯儲保持低利率,刺激新興國家產能擴張,可以遏制上游漲價向終端傳導,壓低美國進口價格。
2)美聯儲保持低利率,刺激全球金融市場飆升,讓更多的貨幣流入金融市場炒作(蓄水池),從而避免實體漲價。
3)下游產能擴張和金融蓄水池的效果,讓進口變得相當便宜,美國可以多進口,以輸入性通縮效果壓低美國通脹。這反過來釋放了美聯儲放水能力。
4)新興國家以產能擴張壓制上游漲價向終端傳導(宏觀數據表現為PPI漲,CPI不漲),輔以金融蓄水池,壓低本國通脹。
5)反覆循環。
這些因素可以結合對美國形成輸入性通縮效果,從而壓低美國CPI,又反過來釋放了美聯儲放水的空間,刺激新興國家產能擴張,形成循環反饋。結果就是:央行們放水越來越沒底線,但通脹卻異常穩定。
放水凶猛、利率低迷、通脹低迷、經濟平穩,世界經濟一片和諧,高放水卻僅有低通脹。但當通脹最終開始上行時,反轉出現,循環反向:
1)美國通脹上行,刺激市場加息,美國被動加息。新興國家為了防範資本外流主動加息,加息影響新興國家產能(國際分工鏈的下游產能)收縮。
2)被動加息影響金融蓄水池失去穩定性,炒作金融的資金部分流出,轉而去炒作商品,刺激商品持續上行。商品飆漲和產能收縮同時出現,大概率新興國家會出現上游漲價潮,下游倒閉潮。
3)美國通脹上行,需要加大進口壓制通脹,2008年與2021年美國貿易逆差都在連創新高。美國通脹轉嫁會刺激新興國家通脹超預期,影響新興國家加息。2021年土耳其、俄羅斯等加息背景都是防範資本外流和遏制通脹,2008年連金融中心歐洲都被迫加息。
4)大宗飆漲和新興國家產能收縮,影響美國進口價格上行,美國4月份進口物價指數年率實際公布10.6%,超過預期值10.2%,而前值為6.9%。
5)通脹迅速上行,4月,美國CPI錄得10多年來最大升幅。
6)刺激美國貨幣政策主動收緊(大概進展到這一步了)?
7)反覆循環。
溫和放水、利率飆升、通脹飆升、經濟收縮,世界經濟陷入滯漲。低放水卻會有高通脹。
高放水低通脹現象經常被用來論證政府(央行)的調控經濟的技術能力,由此得出結論認為古老的經濟規律早已失效,現代貨幣理論(MMT)正當其時。但本質上高放水低通脹現象,只是在長週期視角中截取了一個碎片,截取時間點放在因已種但果未現之時,卻被用來解釋放水之因不會結通脹之果。
實際上,高放水低通脹現象再加上低放水高通脹現象才是一個完整的因果關係。從完整的週期來看,放水必然會通脹,只不過會滯後而已。以美國通脹逼近美聯儲錨定為標誌,系統進入垃圾時間。
靜待終場哨聲響起。
4 投資亮點漫談
很明顯,美元加碼寬鬆的可能性正在消失,未來的投資邏輯需要架構在美元有所收緊(但追不上通脹,名義利率加息,實際負利率加深)之上:
1)股房。通脹與名義利率息息相關,這會施壓股房。風險大,收益小,推土機前撿鋼鏰。但部分股票(押注通脹)除外。
2)商品。經濟即將進入垃圾時間,商品上漲沒有基本面。當前大宗上漲的直接原因並不是基本面需求旺盛,而是商品價值嚴重低估。道瓊斯指數自2008年低谷以來翻了5倍,納斯達克翻了10倍,但銅價較低谷翻了約3倍,石油不足1.5倍,大宗商品有補漲空間。但大宗終歸由商品屬性主導,持有商品的目的最終還是為了將商品投入某項生產,獲得商品投入某項生產後所產生的現金流收益,但(名義)加息會影響現金流折現價值減少,從而遏制將商品投入某項生產,這會減少商品需求,導致商品下跌。一旦美國開始加息,金融市場和實物市場都會受到壓力,但金融與實物的比值太過懸殊,金融市場會受到加息更大的壓力,會影響存量貨幣資源重新分配(比爛,稍好的一個獲得更多貨幣資源),這決定了存量貨幣資源分配會向商品傾斜,商品長期仍有上漲空間。但加息會對商品基本面造成殺傷,或造成商品短期承壓。
3)黃金。相對於商品來說,黃金是由貨幣(保值、易變現)屬性主導,而不是由商品屬性主導,持有黃金的目的很少是為了將黃金投入某項生產獲得回報現金流。黃金沒有現金流折現問題,名義加息基本不影響黃金需求,只有美元名義利率超過通脹時(實際利率轉正)才能降低黃金需求。
金融與實物比值懸殊的背景下,存量貨幣資源再分配決定了黃金與商品具有長期的漲勢。但在短週期上,商品屬性主導與貨幣屬性主導的差異,決定了黃金與商品走勢有一些區別:
1)都會受利率和通脹影響,商品受名義利率影響多一些,黃金受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影響多一些。
2)名義利率下降時,將商品投入某項生產所能獲取的現金流折現價值增多,刺激投資增多,商品需求上升,商品屬性受益多一些,商品漲勢比黃金好。而市場情緒有慣性,(市場加息)名義利率上漲持續一段時間之後,或美聯儲主動加息(導致市場情緒迅速反轉),對商品的壓制才會浮現。對比2008年次貸危機來看,當名義利率上行至一定階段後,基本面的惡化和存量貨幣再分配會有衝突,導致商品陷入震盪。此前商品走勢好於黃金,而此後黃金走勢好於商品。
3)名義利率加息時,現金流折現價值減少,導致商品需求下降。但貨幣屬性不受影響,不會減少黃金需求,導致黃金漲勢比商品好。
需要注意的是,從邏輯出發,走勢具有相當的確定性。但情緒不講邏輯,投資時應適當關注突發性情緒恐慌的無差別通殺,加槓桿需多多謹慎。
小結:
從週期所處階段來看,經濟系統已經處於垃圾時間,靜待終場哨聲。後期走勢應為,黃金>商品>股房。
責任編輯:宇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