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打扮成紅軍參加「紅色旅遊」。(圖片來源:Zhang Bin/CNSPHOTO/Getty Images )
【看中國2021年7月31日訊】昨天。中午時分。歷史學者張宏傑發了一條微博,如下:
@張宏傑 中午請老舅吃肥牛,跟老舅又幹了一仗。老舅說你們研究歷史的都是瞎扯,歷史沒有真相。你總說是北朝鮮先打的南朝鮮,你看著了?你參加了?我說老舅,這些都有各種檔案資料在啊!打個比方,今天中午咱們吃的什麼,過一個月你可能記不住了,再聊起來,明明是肥牛,你非說吃的是鹵煮。可如果菜單留下了,小票留下了,這個事兒就能說清楚啊,怎麼叫歷史沒有真相呢?研究歷史的根據的就是這些留下來的東西。老舅怒道,果然知識越多越反動!
一時間評論熱烈。
張宏傑頗有幾冊暢銷書,比如《大明王朝的七張面孔》文筆直追《萬曆十五年》。他還有一個身份,是清華大學秦暉的博士後,可謂前有著述,後有專業。是為數不多的中國學院派通俗寫作者。
然而,這樣豐富的學識,在他舅舅面前,算是失效了。
為什麼失效?
因為他的舅舅的認知系統早已經封閉。這樣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們跨越年齡,也跨越學歷,也就是說,封閉認知系統的人,並不只是工人啊農民或者是社會上的低收入階層,絕不僅僅是這樣的規律。有很多政府官員,尤其是文化單位的一些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他們的認知系統也是封閉的。
所謂封閉,就是,他們只能接受固定來源的信息。比如,若說武漢的防疫出了問題,所有人說武漢壞,他都是要罵娘的,順便還會給你扣一個帽子。但是,如果《人民日報》問責武漢的主要領導,那麼,他們也會在第一時間轉發,恨不能佔有世界上所有的道德,猛烈抨擊武漢那些出了問題的單位。
所以,他們不是不接收負面的信息,只是不接收你傳遞出來的負面信息。
再次,像張宏傑的舅舅這一代人,是中國經歷最為複雜的一代人。
他們被國家的命運所左右,然而,大多數人隨著國家的開放和進步而受益。他們選擇性地忘記了之前被國家折騰的記憶。這種選擇性記憶的人格屬於「被塑造型人格」(用其他詞語涉嫌敏感,還是算了),這樣的人格天然喜歡最安全的答案。有時候,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判斷是錯的,因為,他們覺得那樣是安全的。
隨著國家敘事的一點點改進,他們也正在經歷判斷標準的變化。但是,一旦國家明確表態一個東西,那麼,第一時間喊破嗓子也要讚美的,是他們。因為,他們只是本能地想融入某一個正確的體系裡,好求得一種確定的安全感。
最後,認知封閉的人,一般都不讀書。因為讀書意味著會對比,甚至還意味著要思考。這些需要動用判斷系統的腦力活動,都非常需要時間投入,且絲毫不會有收入。所以,認知封閉的人,大多處於生存邊緣,又或者是已經非常小康,但是卻又沒有時間來享受精神的快樂。所以,這些人的認知始終停留在最簡單粗暴的邏輯線上。
一個復旦大學歷史專業博士,一個清華大學歷史專業的博士後,一個知名的歷史學者和作家,都無法說服他的舅舅。這足以證明,一旦對方的邏輯封閉,那麼,你就是一本打開的百科全書,也全無用處。因為,這位舅舅所享受的,是一種舒適區域的邏輯自洽。
你說服不了我,我不痛苦,是你的痛苦。
忒忒令忒令令忒。
那麼,話說到這裡了,溝通還有意義嗎?
有的。
意義在哪裡呢?
意義在於,認知封閉的人不論有多少,其實,他們都將成為一個又一個活生生的證據,那就是,他們只能活在精神的淺薄層面,不論他們是富裕還是貧窮,都享受不到追逐真相的豐富,傳播常識的愉悅,以及為了人類永恆的價值而付出努力的責任感。
張宏傑說服不了他的舅舅,這不是張宏傑的損失。
是他舅舅的損失嗎?好像也不能這樣說,因為他舅舅打死也不會承認的,甚至會覺得很好笑的。
那是誰的損失?
是這個國家的損失。因為,一個國家將來的強大,不是靠張宏傑的舅舅這樣的人,而是靠那些聽得進別人的觀點的人。
這話說出來,真是我自己都覺得是一種貪念。
好吧,打住。
2020,5,24
来源:縱覽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