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當局急需外資進入中國為經濟「輸血」。(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已經2022年了,習近平囊中羞澀的情況還沒有緩解,對內部料將繼續以監管和反壟斷的名義,讓大型企業和富裕人士幫助「共同富裕」。對外部則恐嚇以及拉攏,尤其急需外資進入中國為經濟「輸血」。
自從2020年初COVID-19疫情爆發以後,作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一直沒有離開過中國,和往年一樣,以視頻方式參加國際會議。1月17日,習近平在北京出席2022年世界經濟論壇視頻會議併發表演講稱,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並且,他還警告說,大國之間的全球對抗可能產生「災難性的後果」。
習近平話鋒一轉,變成了推銷員,聲稱中國經濟總體發展勢頭良好,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而且歡迎各種資本在中國合法依規經營,為中國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將繼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
習近平說落實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下面舉兩個例子,看看內資和外資在中國的待遇。
先說內資方面,去年內蒙古倒查20年的官場腐敗案不斷被官媒披露出來,同時被外界關注的還有內蒙古的經濟情況。同時,作為很有代表性的一個樣本,也凸顯中國經濟長期存在的弊病不去,經濟難有起色。
這個弊病就是營商環境的不斷惡化,尤其民營企業成為待宰羔羊。在地方政府招商引資時,承諾給民營企業提供了寬鬆的條件和環境。然而,一些企業投入巨資開始運營後,地方政府卻往往以各種理由變臉甚至翻臉,原來的承諾成了空頭支票,一些企業陷入困局。
2005年,錫林郭勒盟有一家新成立民營企業,西烏珠穆沁旗意隆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意隆公司)。之後這個公司就開始投資,除了2009年獲得59公頃國有土地使用權外,其餘用地手續一直在辦理過程中。
對這種情況,當地政府心知肚明,採取了「邊申請、邊開發、邊處罰、邊整改」的措施,意隆公司為此累計繳納罰款5785萬元人民幣。至今已經有16年的時間,公司經營受到嚴重影響。最後,當地政府找了個藉口,讓意隆公司停產。公司負責人被關押了幾個月,公司銀行賬戶凍結。
此類事件比比皆是,對企業家也是如此。上面的例子不是個案,薄熙來在重慶唱紅打黑的時候,很多的企業家被以涉及黑社會的名義抓捕。可能有人說那都多少年的事情了,那麼咱們再說一說最近的事件,河北民營企業大午集團的創始人孫大午已經被官方重判。
孫大午是中國著名的民營企業家,靠養雞和養豬起家。他1985年創立大午集團,大午集團涉及種植、養殖、民辦教育、醫療養老等多個領域。因聚眾衝擊國家機關罪等八個罪名,去年被中國河北高碑店市法院宣判18年有期徒刑。
中共對內資凶狠,對外資會好些?也是不行的,已經有大量的外商離開中國去其它國家投資。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對《看中國》表示,「很多台商,國際商家,國際產業鏈整體在離開中國。特別是一些台商,在中國做生意被中共地方官員脅迫,只能忍氣吞聲。我曾經在臺灣大學演講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台商老闆,他有非常大的公司。他跟我說,他們在中國確實好像是賺了很多錢,但賺的都是人民幣,沒辦法把這些錢拿出來換成美元,或者換成新台幣拿回臺灣,這是非常苦惱的一個事情,中共只能允許存人民幣,要求他們繼續在中國大陸投資.....這些商家離開中國以後,中國出口的勢頭就會降下來。」
中共對於資本和企業家的套路是:養、套、殺,先用各種方式把資本招攬過來,然後提供土地、優惠的信貸和低廉人工成本等生產要素穩住資本,最後等到沒有利用價值了就打到。從中共建政到現在,都是這些套路。對於中共來說,無論企業還是個人,都是一把可割可棄的「韭菜」。遠的有上世紀五十年代公私合營的案例,近的有安邦集團、海航集團被中共按倒在地放血,阿里巴巴集團等大型企業去年也被中共一刀一刀的「割肉」。
1月13日,中共官媒《經濟日報》發布題為「過緊日子重在落實,不能只喊口號」的文章,明示各地政府部門:要當好「鐵公雞」,不該花的錢「一毛不拔」,同時要打好「鐵算盤」。
官媒一語道破習近平當局現在的窘境:囊中羞澀。
從中共體制潛規則上來講,2022年應該是習近平準備退休養老之年。但是,習近平偏偏試圖在今年秋天的中共20大連任,一個普遍觀點認為,習近平必須繼續執政,以防他下臺後被那些自己重擊的政治對手報復。
而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需要資金的,特別是想讓作為「槍桿子」的軍隊和「刀把子」的政法系統服從,沒錢是萬萬不能的。現在中國經濟衰退跡象明顯,依靠著外貿出口和外商投資獲得的資金支撐著,所以,資金入華,需要三思而後行。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