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六大教訓 專家:清零國家應參考(圖)


2022年1月27日,港府圍封葵涌邨進行強制病毒檢測。(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2022年1月27日,港府圍封葵涌邨進行強制病毒檢測。(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4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何佳慧綜合報導)香港第五波新冠病毒疫情至今造成116宗確診、超過8,000人死亡。香港大學專家分析疫情帶來六大慘痛教訓,包括太晚為老人加強接種新冠疫苗,初期即收治輕症病人入院加重醫療壓力等,這些教訓值得堅持「清零」的國家參考。

4月5日,香港新增3,254宗新冠病毒確診、87人染疫死亡,累計死亡人數達8,136人,死亡率升至0.7%。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形容,第五波疫情來得「既急且猛」,遠超港府抗疫鏈各個環節的能力;數千名院舍員工和數萬名安養院院友先後染疫,情況危急。八千名死者當中,超過九成是65歲或以上長者,「令人傷痛」。

據中央社報導,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及兩位專家,在國際醫學期刊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發表文章,分析從香港第五波疫情中吸取的六大教訓,認為對堅持「清零」的地方或國家有參考價值。

文章歸納出六大教訓為:

一、香港第五波疫情流行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傳播性極高,但毒性很低。這型變異株有「免疫逃逸」能力,因此香港即使有91.3%人口已接種第1劑疫苗,81.3%接種2劑,超過三分一人口接種3劑下,仍有過百萬人受感染,且有500人在這波疫情中第二次感染。由於絕大部份感染者均無症狀或症狀輕微,對於要「清零」的國家而言,要找出感染者更加困難。因此正在打抗疫戰的國家,須記得這種病毒變異株的特點。

二、今波疫情死亡率異常高,死者主要是未接種或未完整接種疫苗的老人。年齡越大,染疫後住院及死亡比例越高。目前,接種復必泰疫苗仍是最有效預防感染及減少重症及死亡的方法。

香港政府在第五波疫情爆發後,才緊急加強為老人打疫苗、安養院閉環管理、向受感染老人處方抗病毒藥物、定期進行快篩等,但這時已太遲。尤其是接種屬滅活疫苗的科興,要接種多劑才能有很弱的保護力。因此,香港今次帶給全世界最慘痛的教訓是:要保護老人及高危人士,就要接種「有效疫苗」。

三、Omicron BA.2對兒童傷害不大,染疫大多是症狀輕微或無症狀。雖然香港有9名兒童死亡,但死亡率仍較其他年齡組別低,所有死亡兒童本身都患有慢性病。而疫苗是保護兒童免受感染、重症和死亡的最有效方法。

四、抗原快篩有效篩查出早期感染者。與進行1或2次核酸檢測比較,早期感染者連續5天都進行抗原快篩,檢測敏感度會更高及更可靠。香港曾試圖參照深圳實施全民強制核酸檢測,但這極度耗費資源,隔離設施又不足。因社區已有大量感染者,不太可能再在全民檢測中找出所有感染者而達到清零效果。文章建議全民連續5天或10天進行快篩,且可多做一次,又認為快篩對中國擊退疫情也很有用。

五、香港醫療體系面對沉重壓力,但沒有崩潰也不應崩潰。文章強調,如香港醫療體系崩潰,一定是因為「判斷錯誤、決定錯誤及資源調配錯誤」。香港醫療系統要不斷調整風險評估和分流分層機制,才不會崩潰,政府也需動員私營醫療體系協助。

六、居家隔離是好方法,若家中防感染措施做得好,可以減少家庭成員間的傳播。第五波只有三分一至半數病例是家庭聚集引致。因感染者釋放病毒傳播給他人的時間縮短,隔離時間也可縮短。文章又指,第五波疫情爆發是因為有患者在隔離酒店被感染,再傳播至社區,顯示隔離時間需因應病毒特性而縮短,以降低感染風險和有效利用隔離設施。

香港第五波疫情未平,香港政府防疫顧問、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4日提醒,隨著未來防疫措施放寬,以及康復者和已接種疫苗者的抗體水平下降,香港第六波疫情必會在未來6至9個月出現。他呼籲院舍、院友和員工全需接種第3劑到第4劑疫苗,同時做好通風和感染控制等防疫措施。



責任編輯:李家宏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