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諸侯大國簡圖。(圖片來源:玖巧仔/維基百科)
觀看政治評論節目,曾聽到節目嘉賓提及「一言而興邦」。此言實則出自《論語》子路篇,當時是由魯國第二十五任君主魯定公與孔子對話。你覺得其中論及的「一言興邦 一言喪邦」等理,是否正確呢?
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如知為君之難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如其善而莫之違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這一段對話的大概意思是:定公詢問孔子,是否有一句話能讓國家興旺。孔子則藉「做君難,做臣不易」一句說明。孔子表示,如果知道為君難,這不就幾乎一句話能讓國家興旺了嗎?」定公又詢問說,是否有一句話能導致國家滅亡。孔子則回覆說:「雖然不能這樣說,但也差不多。有人說:『我做君主沒有甚麼可樂的,唯獨在於我說的話沒有人敢違抗。』如果他說的話正確而沒有人違抗,不也很好嗎?可如果他說的話不對,而沒有人敢違抗,這不幾近一句話就能亡國嗎?」
孔子實際上肯定了魯定公的提問,他還提醒定公,應當推行仁政、禮治,而且還需要注意:是否因為出現了無人敢違逆自己說出來的話而感到高興。
身為統治萬民的統治者來說,一言一行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做出一個決策之前都得很小心,畢竟一個看似輕飄飄、影響範圍甚小的政策,都可能導致某地區的翻覆,或是牽連深且廣,甚至是導致國度的動盪。尋常人士都知道「慎言」,何況是高高在上的統御者?!
細思古人所言的「一言興邦,一言喪邦」,覺得著實在理。我們的先人早已經為後人驗證、展示了此話的實用性。人類的歷史充滿了豐碩的經驗談,隨手一捻,盡是充滿體驗過古人金言玉律後的字字珠璣。
至於許多人熟知的「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亦是有理。《論語》是孔子一生的心血,其中展示了做人處事、理政治國等重要道理,雖然說歷經時代變遷,但對於我們這個現代化社會來說,確實是需要借用《論語》中的諸理來修正自身,進而平穩大環境之局勢。說白了,就是讓人的內心有良好道理作為基準,有穩固準則作為依循。否則,為人行事一旦缺少了真知灼見、無度可循,只能逐步後退。相信,每下愈況的發生,絕非我們所樂見的。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