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的新冠疫情持續肆虐之際,猴痘病毒開始大範圍傳播。(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大陸的新冠疫情持續肆虐之際,猴痘病毒開始大範圍傳播,武漢更傳出多名學生感染了猴痘,引發恐慌。據自由亞洲電台6月21日報導,繼北京、廣州分別於6月6日和6月10日,發現了4例猴痘病例之後,近日武漢居民陳先生透露,市內已有多起猴痘病例,在他家附近的一所學校,有六名學生感染。
當地民眾近期最擔心的一是新冠病毒,二是猴痘,新冠再次感染者較多,而猴痘病例不詳。那麼,猴痘嚴重嗎?有哪些臨床表現?有哪些傳染源?治療效果如何?能自癒嗎?一起了解!
猴痘的傳播途徑和治療方法
猴痘是一種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獸共患病毒性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發熱、皮疹、淋巴結腫大。主要傳染源為感染猴痘病毒的嚙齒類動物。靈長類動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後也可成為傳染源。
一、傳播途徑
病毒經黏膜和破損的皮膚侵入人體。人主要通過接觸感染動物病變滲出物、血液、其他體液,或被感染動物咬傷、抓傷而感染。
人與人之間主要通過密切接觸傳播,也可通過飛沫傳播,接觸被病毒汙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還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尚不能排除性傳播。
二、預後良好
猴痘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預後良好。嚴重病例常見於年幼兒童、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預後與感染的病毒分支、病毒暴露程度、既往健康狀況和併發症嚴重程度等有關。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種過天花疫苗者對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護力。
三、臨床表現
潛伏期5~21天,多為6~13天。發病早期出現寒戰、發熱,體溫多在38.5℃以上,可伴頭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症狀。多數患者出現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部位淋巴結腫大。
發病後1~3天出現皮疹。皮疹首先出現在面部,逐漸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經歷從斑疹、丘疹、皰疹、膿皰疹到結痂幾個階段的變化。皰疹和膿皰疹多為球形,直徑0.5~1厘米,質地較硬,可伴明顯癢感和疼痛。
從發病至結痂脫落2~4週。部分患者可出現併發症,包括皮損部位繼發細菌感染、支氣管肺炎、腦炎、角膜感染、膿毒症等。
目前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症支持和併發症的治療。(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四、如何治療?
目前尚無特異性抗猴痘病毒藥物,主要是對症支持和併發症的治療。
1、對症支持治療
臥床休息,注意補充營養及水分,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體溫高者,物理降溫為主,超過38.5℃,予解熱鎮痛藥退熱,但要注意防止大量出汗引發虛脫。
保持皮膚、口腔、眼及鼻等部位清潔及濕潤,避免搔抓皮疹部位皮膚,以免繼發感染。疼痛嚴重時可予鎮痛藥物。
2、併發症治療
繼發皮膚細菌感染時給予有效抗菌藥物治療,根據病原菌培養分離鑑定和藥敏結果加以調整。不建議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
出現角膜病變時,可應用滴眼液,輔以維生素A等治療。出現腦炎時給予鎮靜、脫水降顱壓、保護氣道等治療。
責任編輯:笙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