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北京(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8月13日訊】去年12月,中國政府突然放棄了持續近三年的嚴格的新冠「清零」政策。但當時前往中國的機票仍然十分昂貴,中國本土也出現了一波感染高峰。對於許多旅居北美的中國人來說,直到近幾個月才有機會回到闊別了許久的故鄉。經歷了三年疫情,中國產生的變化讓他們感觸頗深,甚至有了反向文化衝擊的不適應感。
外國遊客減少,機場空蕩蕩
在休斯頓從事國際貿易的李滿原本每年都要去中國五到六次,但因為疫情時的防疫政策和香港反送中運動後的政治考量,有三年半的時間沒有回中國。6月底,他到中國出差三週,去了上海、寧波、杭州、深圳等沿海城市。這些城市原本都有不少的外國企業,外國商人和外國遊客,但三年半後,他明顯感覺到外國人變少了。和中國的同行交流時,對方也表示,外國人對於來中國做生意的興趣也有所降低。
他告訴記者:「我遇到的所有網約車司機都說今年生意還不如去年封城的時候。他們之前還是經常能拉到外國乘客的,現在沒有外國人。」
居住在華盛頓特區的自媒體博主弘哥時隔五年後,今年3月份回中國,在北京和天津待了一個多月。首都機場的冷清是他這次回國之旅的第一個震撼。
「首都機場的T3,我18年回國的時候,什麼快餐店啊,免稅店啊,是很熱鬧的,」他告訴記者:「這次一下飛機,是真地覺得沒什麼人。而且我下飛機時間是下午四點多,應該是比較忙的時間段。免稅店也冷冷清清,稀稀拉拉,沒什麼人買東西。」
在奧斯汀經營餐飲業的華裔金先生這次回中國探親,發現上海不少由外國人經營了好多年的餐廳、酒吧、咖啡館都關門了。「有些餐廳我去了好多年,也認識老闆。去年上海封城的時候就走了不少;封城結束之後,又走了不少。」
一篇《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今年第一季度通過旅行社訪問中國大陸的遊客僅有5.2萬人,僅為2019年第一季度訪問大陸人數的1.4%。來自歐美、日韓等國家的遊客數量大幅度下降。
根據航班管家發布的最新一期民航運行週報,2023年第29週,中美航班只有24班,恢復率只有6.4%,中歐航班的恢復率只有48.5%。民航局局長宋志勇在半年工作會上指出,國際航班客座率僅為67.5%,低於疫情前12.4個百分點。
經濟蕭條,消費兩極分化
這次回國,弘哥注意到不少零售業店舖都生意冷清。商場裡幾乎只剩下餐飲業還在經營。與其同時,服務業的態度越來越好了,提供的服務種類也越來越多了。「我們訂了家夜總會,後來一看比較遠,也不知道怎麼去,就打電話說不去了。但對方經理立刻說他們可以開車來接。「到達夜總會之後,弘哥看到有些區域連燈和空調都是關的,因為客人少,要省電費。」
他在北京的一家度假村住了兩天,發現客人寥寥無幾。但每到深夜,都有一群設備齊全的主播來到度假村進行直播。度假村允許他們使用村內設施做直播的背景,而度假村則通過這種方式來招徠客人。他感慨說,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大家都很努力地在想辦法,想找到一條出路。很多餐館也有服務員在門口直播招徠生意。
時隔五年再回上海,金先生印象最深刻的是連南京路都沒什麼人了。除了高檔商圈的奢侈品店依然要大排長龍之外,便宜的小吃店和大排檔也是人滿為患。但那些中檔的商場,娛樂場所等卻有些冷清。
李滿也觀察到中國的經濟呈現了兩極化。一線城市的高級商場生意很好,他從事金融業的朋友表示幾乎沒有感受到經濟下行的衝擊。但一線城市郊區,二三線城市的商場生意就很差。「寧波一些稍微偏僻的商圈原本人氣很旺盛,現在沿街商鋪飯店都沒什麼客人,夜市這些便宜的地方很火」,他告訴記者。
因為工作需要,他在沿海城市看了六七家工廠,只有一家過去三年生意變好,其他幾家生意都大幅度下降。工廠老闆原本都幻想防疫政策放開之後情況會變好,但今年放開之後,業績依然繼續下滑。有國家支持的工廠尚能維持,但中小企業卻受到了較大的衝擊。他說這些小工廠「在縮小規模,減少員工,不會做長期打算,不像以前那樣會考慮加生產線。」
2023年8月,北京(圖片來源:JADE GAO/AFP via Getty Images)
生活便利,但隱私堪憂
居住在加州灣區的科技行業從業者Tony今年6月回中國出差,中國外送行業的先進讓他大開眼界。
他在北京一家很普通連鎖酒店住宿時定了外賣,收到前台電話後,他發現一個機器人已經將外賣送到了門口。在逛街時手機快沒電,他在餓了麼下單了一根充電線,十五到二十分鐘後,外賣員就將充電線送到了他手上。
他對記者感嘆:「你知道在美國,雖然外送方便了很多,但是費用還是很高的。(中國)國內外送的費用非常低,而且服務也很好。」
他還感覺中國的治安比前幾年好了不少。在火鍋店吃飯時,他的朋友告訴他可以將筆記本電腦留在座位上,也不用擔心會被偷竊。「因為就算有人拿了,現在都有攝像頭,很方便就能找出來。」
金先生對中國的服務業讚不絕口,高鐵上都能點餐,出遊時隨時都能租充電寶,租自行車,讓旅途便利了許多。但他又覺得在享受便利的同時,要讓渡太多的個人隱私。
「不少餐廳都有自己的程序,你可以直接掃碼點餐,或者網購之後送貨上門,而且這些服務的價格也都很低廉,」他告訴記者。但不少程序在使用的時候,都需要使用中國大陸的手機號碼,綁定中國大陸的支付寶賬號,有的時候僅僅是為了幾塊錢的折扣,卻要他輸入大量的個人信息。他在國內的親戚邀請他一起玩網路遊戲,遊戲程序卻需要實名認證,讓注重個人隱私的他感覺不安。
他笑稱持有美國護照的自己在大陸出門幾乎是寸步難行。「前幾年回國還能用現金,但現在你用現金,人家也找不開,所以幾乎什麼都買不到。」他和朋友在中國幾個城市遊玩度假,每到一地都要找有接待外賓資質的酒店,高鐵票要排長隊在窗口購買。
李滿也有類似的經歷:「除了酒店和機票,其他出行、吃飯、租充電寶、買景點門票一律都不接受國外信用卡。」
他在被問到涉及個人信息的問題時也都非常謹慎,他對記者表示:「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父母和親戚朋友都是軟肋。」
弘哥則在自己認識的公務員朋友中感到到一種生怕因言獲罪的小心翼翼和人心惶惶。「在社交場合,或者不太那麼熟的朋友的場合,他們就盡量迴避敏感話題,他們就不說,然後聊聊天氣,聊聊旅遊。」熟悉的公務員朋友向弘哥坦誠,現在對於公務員的言論有許多規定,因此他們中的不少人在工作場合也盡量避免和同事社交。與此同時,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能看到的政治口號多了起來。許多學校門口都有各種政治宣傳的口號滾動播放。
對未來迷茫
從美國大學畢業時,Tony身邊不少朋友都回了中國,因為覺得中國的就業前景很好。「大家懷揣著很美好的夢想說,回國可以賺大錢。」這次回國,雖然Tony覺得身邊朋友的戾氣和怨氣並不明顯,也並沒有朋友失業,但大家還是感覺到在中國發展的升職空間等並不如原本預期的那麼理想。
李滿說自己在19年回國時,身邊人大多覺得中國政府很好,中國的未來很有希望。「他們當時的認知是‘厲害了,我的國‘」,他告訴記者:「但我這次回國接觸的人裡面有反轉的。」他就在一家
他的老同學中,有人在香港反送中運動時堅定支持中國政府,也有人在2020,2021年認為病毒是美國製造的。但根據他的觀察,不少人在去年全國好多城市相繼封城之後,都開始陸陸續續發表對防疫政策的質疑。去年十一月烏魯木齊的火災,和上個月齊齊哈爾第三十四中學體育館坍塌事件後,他那些曾經很愛黨愛國的朋友也開始在朋友圈表達對政策的反思。
除了質疑之外,迷茫也是一種普遍的情緒。「我接觸到幾個自己開公司的朋友。原本對未來很有希望,現在感覺看不到未來。以前是一直往上走,只要你去創業,是有希望掙到錢的。現在普遍感覺對經濟和未來迷茫得多。」
弘哥的朋友中,也有不少人對現在的狀況有怨氣,同時也找不到未來,看不到方向。他表示對國外的事情感興趣的人比例比原來大了好多。「18年的時候,周圍人的態度基本就是沒問題,一切都好。大家討論政府出臺的政策,然後要投資這個項目,要投資那個項目,對未來的經濟發展很有希望」,他告訴記者,「現在回去,好多人就問我美國好不好,孩子到那裡讀書好不好。」原本抱怨美國不好的朋友中有不少人開始有興趣瞭解美國的現狀。
即使是在陌生人中,弘哥也能感到受怨氣的增加。「就像我遇到的出租車司機,說了三句話之後,第四句話就是抱怨,甚至就直接開罵,抱怨疫情,抱怨經濟,抱怨封控,還有說親戚朋友找不到工作的。」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