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點亮台灣的風雨舵手——孫運璿(上)(組圖)

見證台灣奮發有為的年代 走訪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作者:趙蘋 發表:2023-10-05 08: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
「孫運璿 科技‧人文紀念館」大門。

回溯民國38年政府撤退來台初期,內外交迫、百廢待舉,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也是一個奮發有為的年代!艱困中看見勇敢、堅持與希望。

「不要談無力感,而要想你能為國家做些什麼。」這是伴隨一個赤貧農家孩子一生的信念,他堅毅果敢、睿智廉潔,帶領台灣走過缺電期、中美斷交、兩次石油危機等國難,渡過一次又一次困境,譜寫經濟奇蹟和傳奇歷史!他是「孫運璿」,一個值得台灣人永遠記住的名字。

拜訪「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火傘高張的夏日午後,蟬聲唧唧,藍天白雲下。我懷抱崇敬之心,拜訪位於台北植物園旁的「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
矗立於幽靜庭院內的院長官邸。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
院長官邸由當時流行的和館、洋館並存組成。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
孫院長最愛的魚池。

經過綠意盎然的植物園,再沿著一道斑駁堅硬的石牆,來到矗立於幽靜庭院內的一棟紅瓦白牆建築。這是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後,蔣經國總統考量原濟南路官邸有安全顧慮,將原來的台灣銀行宿舍更新改建成院長官邸,由當時流行的和館、洋館並存組成。四周有翠竹、老樹、步道環繞,有夫人親手栽種的玉蘭花,和院長最愛的魚池,如今仍有錦鯉悠遊其中。

孫運璿自民國69年入住至離世,共居住26年。任內許多重要決策、施政方針都在此構思,一景一物皆充滿了歷史回憶,現已列為市定古蹟。

孫
孫院長端坐庭院、仰望前方的放大照片。

一進官邸大門,呈現眼前的是一幅西裝筆挺的孫院長端坐庭院、仰望前方的放大照片,面容慈祥而堅毅。從常設展認識院長為國為民奮鬥的一生事跡,影片、文字稿、電子書、手稿字跡、珍貴文物……「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彷彿擷取近百年歲月精華濃縮於一室之內。

幼年家貧 發憤苦讀

來自山東農村的孫運璿幼年家貧,因父親外出求學,常遭親戚欺凌。父親重視教育,返家時經常以一些民族英雄忠孝節義的故事勉勵他。

天資聰穎的孫運璿原本想當文學家,但後來在哈爾濱當法官的父親告知「中國需要工程與俄文人才,為國家爭取權利」,於是聽從父親的話,12歲就離家到哈爾濱就讀俄僑子弟學校。孫運璿在天寒地凍的異鄉忍受艱苦的生活,也磨鍊出堅強的意志,「吃的東西不喜歡,閉著眼睛也要吃下去,俄文課本看一遍不懂,看十遍就會懂,慢慢就習慣了,遇到困難就要想辦法克服。」

14歲時,孫運璿就考上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大學時成績優異,每年都獲得獎學金。他省吃儉用,到月底把剩下的錢寄回家給母親,立志發憤讀書,為母親爭一口氣。

抗戰撤退 拆運電廠

民國18年日寇入侵山東,民國20年發動「九一八事變」後侵占東北,欺壓、屠殺百姓,建立偽滿洲國。大學畢業後,孫運璿和少數同學不願在日本人的鐵蹄下生活;然而日本人也不想讓有專長的年輕人回國參加建設。於是他們想方設法,喬裝成做買賣的商人搭乘火車,歷經一路驚險才回到關內。

電力是工業之母。民國24年孫運璿的機電專長因為一篇〈配電網新演演算法〉獲得《工程雜誌》論文獎第一名,自此受到政府倚重。他隨政府撤退到湖南設置電廠,支援工業中心用電。

民國26年「七七事變」揭開全面抗戰的序幕。民國28年日軍進逼湖南,孫運璿受命拆運電廠設備到昆明建新電廠。但是如何拆、如何運全部得自行克服萬難完成。其後,他隨政府往南撤,辦小電廠以供無線電信聯絡。

接著孫運璿又接到命令,要將已搶運到陝西寶雞的連雲港電廠設備送到四川自流井,以免淪入日本人之手。他和夥伴們花了3個月,想方設法,找來趕騾的「把頭」組成18隻騾子的騾隊,在險峻的山路和懸岩峭壁間,載運20噸重的大鍋爐和大小設備,小心翼翼前進,終於為國家保存了這批寶貴的機器,而領頭的孫運璿當年只有26歲。

民國30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抗日戰爭獲同盟國協助。這期間政府為勝利後的接收復原做準備,派出一批學有專精的年輕人到美國見習。孫運璿到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管理局學習建設水力發電廠的相關知識,看到比以前建的電廠大百倍、千倍發電量的水壩,大開眼界。

民國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他受命前往遼寧接收日本留下的原占領區及軍事設備和物資,不料當時中共已趁勢坐大,搶先進駐,俄國勢力也插足東北,情勢丕變。所幸臨上飛機前10分鐘,孫運璿接到一通電話,而暫緩行程,否則恐凶多吉少。

點亮台灣 促進外交

二次大戰期間,台灣這個日軍補給島上的重要軍事和經濟據點,被轟炸得體無完膚,供電系統只剩1/10。民國34年底,孫運璿奉命來到台灣復電,但三千名電力公司的日本技術人員即將被遣返,日本人揚言「3個月後台灣將一片黑暗」。

孫運璿在人力、物資樣樣緊缺的情況下,「沒有辦法中想辦法」,到學校找來幾百名工專學生拼盡全力搶修。5個月內他們就成功恢復全省80%的電力,打破日本人的預言,點亮台灣!

孫運璿勘查是否可以興建達見水庫(今德基水庫)和如何將電力送過中央山脈。
孫運璿勘查是否可以興建達見水庫(今德基水庫)和如何將電力送過中央山脈。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運用美援推動工業化。
運用美援推動工業化。

臺灣行政院長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蔣中正總統於紀念碑上題字「光被八表」、「利溥民生」
蔣中正總統於紀念碑上題字「光被八表」、「利溥民生」。

民國40年,孫運璿領導台電沿古道架設輸電鐵塔,以木瓜溪豐沛的水力發電,用長約40公里的東西聯絡線將多餘電力傳送到西部,為國人自力完成「東電西運」的創舉。蔣中正總統特於紀念碑上題字「光被八表」、「利溥民生」,表彰此工程「將光明帶至八方地表,造福大眾民生」。

孫運璿高瞻遠矚,知人善任,愛護部屬——他跑遍台電每一個山巔海角的服務所慰問員工;乘坐車門搖搖欲墜的拼裝吉普車,到各工地親切問候每位工人,向他們敬酒、致謝,和他們一起睡工寮。孫運璿更身先士卒,帶領台電人上山下海,曾經親自下到日月潭山崩處,冒險深入地下損壞的大水塔搶修設備;陪田納西流域管理局總地質師上山勘查,走荒涼山路和危險至極的棧道……

任職台電十餘年的孫運璿,他是台電人永遠懷念的「孫老總」。台電在他卓越的領導下,團結奮鬥,上下一心,建設了9所水力電廠,3所火力電廠;完成東西輸電線路和電力系統供電網等;並推動鄉村電氣化——為台灣經濟起飛奠定良好的基礎。

臺灣行政院長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長女孫璐西出生,夫妻倆快樂迎接寶貝。
長女孫璐西出生,夫妻倆快樂迎接寶貝。(以上圖片來源皆為攝影:趙蘋/看中國)

由於孫運璿在台電的優異表現,民國53年,世界銀行想要以高薪聘他去奈及利亞主持電力公司。他陷入兩難。一方面這位兩袖清風的台電總經理「太窮了」,包括從家鄉來投靠他的親戚們,一大家子二十餘人都靠他微薄的公務員薪水生活。寅吃卯糧,每個月發薪時,夫人就得趕緊買好孩子一個月的奶粉,月中薪水用盡,便拿出陪嫁的首飾託朋友跑委託行典賣。另一方面,遠赴非洲將無法陪伴母親和照顧年幼的孩子,也得離開情感深厚的台電大家庭。

最終,蔣中正總統指示他前往奈及利亞,促進中奈國民外交。搭機離境時,松山機場擠滿了依依不捨送行的同事和民眾。

不料,後來奈及利亞政變。他不畏險阻,推動奈及利亞電力公司管理革新,盡力完成尼日河開發計畫,增加奈及利亞發電量88%,也婉拒雙倍薪水續約留任的優渥條件,如期回國。

(未完待續)

(轉載自《看雜誌》第248期



来源:看雜誌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