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句最傷父母的話 90%年輕人都說過(圖)

發表:2024-06-16 07: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家人 父母 家庭
這9句最傷父母的話。你也常說嗎?(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 這是孔子對弟子子游的告誡,意思是說,供養父母如果不心存敬意,那麼和飼養犬馬之類的牲畜又有什麼區別呢?雖然這句話已經過去了兩千多年了,但在今天依然不過時。

幾年前,網上有一則熱門帖子,題為「最傷父母的9句話」。據媒體調查顯示,當時超過90%的被調查者對父母說過類似的九句話:

1、「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囉嗦!」
2、「有事嗎?沒事,我挂電話了。」
3、「說了你也不懂,別問了。」
4、「說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
5、「你那一套早過時了!」
6、「叫你別收拾我房間,東西都找不到了。」
7、「我吃什麼我知道,別給我夾。」
8、「說了別吃剩菜,怎麼老不聽?」
9、「我有分寸,別說了,煩不煩?」

當父母聽到自己的子女說這樣的話,那該有多傷心啊!

其實,恭敬父母並不難,只要我們懷有對父母的恭敬之心,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來。以說話為例,上面提到的「最傷父母的9句話」就是反面教材。相反,如果我們和父母說話時柔聲細語,他們若有不明白的地方我們也耐心解釋,這不正是恭敬有禮的表現嗎?

即使是「出必告,反必面」這樣的小事,也能表現出對父母的敬意,出門時告訴父母「我走了」或「我去上班了」,回家時跟父母說「我回來了」,也能讓父母心裏感到安慰。

南宋理學家黃勉齋說:「敬與愛皆事親之不能無也。父母至親也,而愛心生焉;父母至尊也,而敬心生焉。」

孝敬父母,既要有恭敬之心,也要有親愛之情。父母是我們最親近的人,子女對父母的親情是最自然的感情。同時,父母也是我們的嚴君,他們養育我們,教導我們,理應得到我們的尊敬。在傳統社會中,雖然提倡父慈子孝,但更多的是嚴父,側重於敬;而如今,人們強調與父母做朋友,常忽略了必要的恭敬,側重於親。

《孝經》中說:「愛敬盡於事親。」親愛之情與恭敬之心和諧統一,才是子女孝敬父母所應有的最佳心態。

責任編輯:姝慧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