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男刺傷日本母子 輿論撻伐仇外情緒(圖)

作者:王允 發表:2024-06-26 08: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江蘇
2024年6月24日下午,蘇州日本人學校的校車載著放學回家的孩子抵達站臺時遭到一名中國男子襲擊。他手持看似刀具的利器進行襲擊,造成一對日本母子(右)和一名中國籍校車乘務員受傷(左)。(圖片來源:網路圖片)

【看中國2024年6月26日訊】本週一(6月24日),江蘇蘇州一名男子持刀刺傷當地日本人學校的一對日本母子,施以援手的一名中國籍乘務員也被刺成重傷。這已經是本月中國發生的第二起刺傷外國人的事件。這兩起事件引起國際社會對中國仇外情緒的擔憂。

蘇州這起刺傷日本人事件的消息傳出後,外界很快聯想到兩週前發生在吉林的多位美國教師遇襲事件。中國網友迅速把兩件事放在一起做比較。

除了兩起案件中受害人都是外國人外,還有網友在社媒X上指出,兩起事件的犯罪嫌疑人都是50出頭的失業中年人。根據蘇州當地警方的案情通報,週一這起傷人事件的犯罪嫌疑人為52歲,是從外地來蘇州的無業人員。兩週前(6月10日)吉林的傷人事件中,嫌疑人則是一名55歲的失業男子。

外界也都注意到,中國外交部對這兩起案件的定性都是偶發事件。

偶然還是必然?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週二(6月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警方對蘇州事件的初步判斷是偶發事件,目前還在調查中。這一說法與外交部6月11日對吉林發生刺傷美國人事件的定性一致。

中國外交部的這一說法,在輿論中引起的反饋差異很大。在中國居住已經16年的加拿大人理查德(Richard Parsley)對本臺記者說,他也認為這是兩起偶發事件,「在蘇州事件中,我認為只是那種失去理智的人才做出這種事情,我並不認為多數中國人想把日本人或美國人置於危險的境地。」

目前在北京一家國際律所工作的理查德到中國前,還曾在日本居住過十五年。他的身邊有很多中國和日本的朋友,他感覺平時在和中國人相處過程中大多都很友好,「人們都很友善,對你表示歡迎,陌生人也是如此,多數人就是把你當作其他所有人一樣對待。」

在吉林和蘇州這兩起刺傷外國人事件曝光後,理查德並沒有感覺自己的生活會有任何改變,他仍然認為自己作為外國人在中國生活是安全的。但他表示,這兩起事件的確讓人不安。他還提到一些值得注意的現象,「大多數在中國的日本人在街上已經不再說日本話,至少不像我十六年前才來中國時那樣。」

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兩起事件的發生有必然的因素,它們說明瞭中國排外情緒的高漲。

一位身在武漢的居民,出於安全原因匿名告訴本臺,「這是民粹主義教育與鼓吹引起的反噬,是當代義和團的死灰復燃。主要還是經濟下行導致的,所有矛盾得不到緩解,粉紅們需要發泄所致。」他憂心忡忡地說,這絕不是偶然事件,「宣傳仇恨西方文明社會,又解決不了民生維艱的問題,活不下去的人報復社會的事件會層出不窮。」

仇外情緒

美國駐華大使伯恩斯週二(6月25日)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指出,雖然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去年底在會面時,就促進兩國民間交流達成了共識,但中國政府卻在煽動反美情緒。伯恩斯列舉了美國大使館在中國組織的音樂會或大學推介會被中國政府無端阻撓,或參加者受到政府騷擾的實例。

伯恩斯在採訪中還專門提到了6月10日吉林刺傷美國人的事件,並表達了對這起事件的關注。

加拿大人理查德則認為,他理解伯恩斯的立場,但並不太認同,「或許伯恩斯的說法不太準確,我個人沒有感覺出中國仇外情緒在上升。作為一個生活在中國的外國人,在我的心裏,在我日常的經歷中,人們都很友善。」

在新冠疫情期間,理查德大多數時間都居住在北京,國際旅行變得艱難,所以他就在中國國內四處旅行,跑了很多地方。這期間,他身邊的外國人不斷減少,但他感覺中國民眾對外國人的態度並沒有發生變化,「他們似乎很理解這種現象,他們的態度就像在說‘謝謝你留在中國’;他們似乎對我和其他外國人都表現出某種同情。」

河南鄭州的「張龍」則對記者說,他比較認同伯恩斯的說法。為了安全起見,張龍是他的化名。他分析說,除北京、上海以及浙江、江蘇等地方外,其他多數地區外國人比較少,仇外氛圍可能更為突出。他強調,現在中國國內的學校也在宣揚一種排外教育。

張龍說,他六歲的女兒在幼兒園的課程中,就強調了對日本的仇恨,「就是一種仇日的教育,渲染侵華罪行,傳達現在的日本人也那樣。」張龍為了對抗這種教育,專門帶女兒去和外國小孩玩,「玩後我孩子說,外國小朋友很好,很有禮貌。」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中國視頻平臺抖音上流傳著一些「毆打日本人」的小短劇。在這些短視頻中,多數是在華日本人欺辱中國底層的勞動者,繼而遭到中國人的毆打。有網友認為,這些短視頻的火爆正反映出當下中國社會仇外情緒的流行。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自由亞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