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皇帝的珍妃(左)和瑾妃(右)是姐妹。(公有領域/看中國合成)
清朝的宮廷劇,從2011年的《後宮甄嬛傳》開始,就掀起了一波宮鬥劇的熱潮,這股熱潮,也在2019年的《延禧攻略》及《如懿傳》達到高峰。
這些宮鬥劇的劇情與史實出入很大,但由於劇情精彩,跌宕起伏,吸引了大批觀眾追棒、共鳴,因為劇中的算計人心與為上位所做的鬥爭,正反映出當代人們在生活、職場上所受到的委屈苦悶。
但您知道嗎?雖然後宮的妃子們都希望能得到皇上的寵幸,卻也有甘於平淡,反而富貴一生的妃子。
故宮鎮宮之寶「翠玉白菜」是瑾妃的嫁妝。(圖片來源:公有領域/國立故宮博物院)
遠離宮鬥 淡泊名利卻富貴一生的「胖娘娘」瑾妃
提到清朝的妃子,相信許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的,不外乎慈禧太后,再來就是受到光緒皇帝寵愛的「珍妃」了。只是珍妃雖然受寵,但最後的下場也十分淒涼,被慈禧逼著投井慘死。
珍妃還有一位年紀大她2歲的姊姊「瑾妃」,她當年出嫁的嫁妝,就是至今仍放在故宮裡展示,廣為人知的鎮宮之寶「翠玉白菜」。
2姐妹雖然同時入宮,成為光緒帝的嬪妃,但人生結局卻是大不相同。瑾妃雖然相貌不及妹妹,也得不到皇上的寵愛,但卻因為心境豁達,因而富貴一生、得以善終。
「瑾妃」(1873年-1924年),被後世稱為「端康皇貴太妃」,是滿州他他拉氏、鑲紅旗人,原任戶部右侍郎長敘之女。
光緒14年(1888年),身為姐姐的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時入選,成為光緒皇帝的妃子,並在隔年元月舉行大婚之禮後,分別以「瑾嬪」和「珍嬪」的身份進入宮廷。光緒15年,正逢慈禧太后六旬萬壽,「瑾嬪」加恩得以晉為「瑾妃」。
綜觀瑾妃的一生,就如同其封號一樣,事事謹慎,與世無爭,心地忠厚而福泰,被宮中尊稱為「胖娘娘」。即便光緒皇帝專寵自己的妹妹珍妃,她也不會因此感到嫉妒,而能安然處之。
左起:瑾妃、德齡、慈禧太后、容齡、容齡之母、隆裕皇后。(圖片來源:維基共享資源)
瑾妃在紫禁城內,住在永和宮,時常以丹青書法自娛。光緒26年(1900年)7月,八國聯軍攻入京師時,慈禧太后攜著宮眷逃離紫禁城,瑾妃並沒有像妹妹一樣遭逢噩運,而是成為其中的一員,隨同出逃。
在宣統皇帝溥儀即位後,更尊其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在宣統帝遜位之後,小朝廷為之上徽號「端康皇貴太妃」,瑾妃則是繼續住在永和宮中。
她在永和宮中安靜地生活,除了美食就是美藝,還以丹青書法自娛,宮中擺設著瓶盤精品和盆景。那些年,翠玉白菜都在永和宮中陪伴著這一位從貴妃走向平民的「平民貴妃」。
她於1924年(民國13年)10月20日病逝於永和宮,終年51歲。隔年12月,瑾妃被葬入崇陵妃墓園之內,也成為清西陵內最後一位入葬的皇妃。
瑾妃淡泊名利、仁厚大度的個性,讓她在風雲變幻的宮廷中,得以安然度過一生。不求名利卻富貴一生的命運,值得身處濁世的人們反思。
責任編輯:方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