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首---湖笔的历史

发表:2006-08-30 01:2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湖州王一品斋笔庄



《物原》说:伏羲初以木刻字,轩辕易以刀书,虞舜以漆书于方简。说的是远古时在木和骨上用刀刻划或用梃用漆在竹简上书写。梃这种工具在今天一些民间木匠的墨斗中还能看到,是用来划线和作记号用的。用兽毛梳扎成锥形粘在木竹管上作书写的才叫毛笔。毛笔在中国使用已有6000多年了。从战国、楚、秦、汉墓中出土的实物看,早在秦以前在很多地方已广泛使用了毛笔。当时楚人称聿、吴称不聿、燕称弗,并说是黄帝的史官仓颉在创文字时就有,到秦统一天下时才称笔。这种改称是和秦代大将蒙恬有关,也是今天笔工奉蒙恬为祖师的原因。

     蒙恬曾与另一位大将王翦伐楚到过今天的安徽宣城、泾县一带,古称中山地区。这一带盛产细长匀滑的苦竹和山兔。他就以“披柱法”改进了毛笔,这种以笔心和外披以不同的兽毛兼并而成的制笔法是我国造笔史上一个重要的变化,“蒙恬造笔”的造应理解为“制造”而非“创造”。他后来带兵驻守今内蒙河套一带,秦二世继位后,宰相李斯怕他影响太大不易控制而被毒死。中国各地笔工都有不同蒙恬故事代代相传,这是民心昭日月的一种表现。

 
     宋代开始出现“文房四宝”一词,自晋代始,王義之、唐太宗、白居易、黄庭坚等许多人都写了不少称宣笔的文字。到元代因战事等原因,百姓流向较安定富裕的太湖流域,许多笔工也到了湖州和湖州早就有的笔工结合,加之相传王義之的七世孙、隋代王法极(智永禅师)居善琏永欣寺写《千字文》八百卷分赠东南诸寺,平日求书者踏坏了门槛,不得不裹上了铁皮,元代赵孟頑、钱舜举画、冯应科笔的“吴兴三绝”声闻宫内,湖笔最终取代了“中山笔”(宣笔)的地位居于全国首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世代只笔头朝上做笔的人是为笔头朝下会书画的文化服务的。由于使用者的兴趣习惯不同他们都各有偏爱。像義之用鼠须笔、张茂先用鹿毛笔、陶隐居用山羊须笔、郑虔用麝毛、白居易和黄庭坚用兔毛,赵孟用鼬毛、董其昌用鸡毛、何绍基用羊毫等等,,因为各种毛的硬、软、弹力不一,而以二者相济成为兼毫品种更多,包括胎儿的头发和麻、茅草都可制笔,就为使用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表现工具,不但使中国的书法绘画成为世界独特的文化创造 ,也使人们对之间生深厚的感情。例如卫夫人作《笔阵图》、王義之写《笔经》、张怀瓘作《书断》、韩愈作《毛颖传》,还把笔封为”管城侯“、“墨曹都统”、“黑水郡王兼毫州刺史”等官位称号,并创作了以笔为主角的传奇文 学作品。从中可以看到对选谊要求、制作工序、笔料优劣、保管方法等等都有精细的描述,这在世界书写工具的文化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