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研究系由美国杨百翰(Brigham Young)大学心理系的Julianne Lunstad博士所主持。起初,他要求107位年轻的受试者列出10个朋友的姓名,并根据特定问题逐一进行评分,目的在确认这些人对自己来说,是提供支持,还是备感冲突。
几天后,研究人员又请个案回到实验室,并要他们带一个朋友随行。透过事先的设计,有些人陪伴而来的朋友是具支持性,部分则属于令人爱恨交织者。接着,这些人一对对被安排坐在房内交谈,过程中,个人的心跳速率与血压都同步监测。
另外,谈话的内容分为3类,主要包括无关紧要的生活琐事,与个案本身发生的重要事件,如获得升迁机会等正向议题,与遭老板炒鱿鱼等负向议题。
结果发现,和令自己有冲突情感的朋友相处,多数个案还没开始交谈就心跳变快,情绪显得格外紧张。而当讨论主题是负向事件时,相较于和支持性朋友相处的人,其血压则明显攀升许多。
研究者表示,支持性的朋友可以缓解压力威胁,但造成内心冲突的朋友却适得其反。这类朋友虽具有某些吸引人的特质,会引起你的关心、在意,但在你需要帮助时,总是冷漠以对,或给予严厉批评,有时还扯后腿,从其身上得不到慰藉,言行表现始终难以预测与信赖。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生活周遭普遍存在这类型的人,即使想要保持距离,但其可能是家人、同事或邻居等,平时很难不接触,甚至因有利害关系,本身不得不勉强与其维持互动。
该人际关系对心血管系统的长期影响虽仍待追踪,但研究者建议,既然无法断绝往来,平时不妨广结能给予正向支持的朋友,并多花时间与他们互动,相信在潜移默化作用下,可减少冲突型朋友对自己身心健康的伤害。
来源:自由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