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超发话题再成争论热点,最近引起各方讨伐的是M2/GDP比重的国际比较问题。昨日,本版刊登了王健先生的《别拿货币存量占GDP比重说事儿》的文章,阐明因为各国对广义货币M2的统计口径存在巨大差异,所以难以说明中国的M2/GDP比重高出美国,以此就更加不能推导会引发通胀危险的结论。
确实,由于各种央行对M2的定义口径大不相同,比如目前中国高达97万亿元的M2余额,与美国67万亿元的M2余额,其包含的内容就大相径庭。不过,就此并不能颠覆M2/GDP比较的价值。
至少,在某个经济体范围内,时间轴意义上的比较依然具备较大意义。比如,以市场化和货币化进程最为明显的最近二十年为例——1990年的M2/GDP比是82.5%,1993年突破100%,2000年突破150%,而以2012年的97万亿元的M2,和51万亿元的GDP计算,这一比例则已经达到了190%。不断攀升的M2/GDP比,说明M2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GDP增速,庞大的M2增量,是形成如今被称之为“货币堰塞湖”的元凶。
当然,1990年至今,M2的统计口径也曾经历数次扩充,这是经济货币化进程的必然。以2011年央行调整口径为例,当时将“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纳入M2统计口径之中,即是应时之需。
我们现在不能苛求十年前或者二十年前M2当中就会包括这些新增因素。M2统计口径的不断扩大,说明新增进来的货币数额已经具备了广义货币的特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以M2口径的不断调整,来否认M2/GDP比在单个经济体范围内的时间意义,在学理上完全站不住脚。M2/GDP比,虽有口径调整的干扰因素,但整体上还是能够全面呈现货币扩张的变化情况。
当然,还常有人以M2是存量,GDP是流量来怀疑M2/GDP比的科学性。但是流量毕竟是来源于存量,每年新增的GDP,没有长时间积累起来的货币存量支撑,就不可能有GDP的增长。因此,以一年为单位,M2存量就直接影响着一国的宏观经济运行——通胀水平、经济增速、失业率和国际收支等指标,都直接或间接的与M2存量有巨大的关系。M2/GDP比值一旦偏高,就意味着通胀风险、经济过热。
而最近十年的中国,伴随着M2/GDP比的不断上升,天量的新增货币是形成如今高物价和高房价的最直接来源。尤其是最近四年多,中国货币扩张的速度,真是给人恍如隔世的感觉。2008年底,金融危机刚来的时候,M2余额仅为47万亿元,而截止2012年底这一数字已经攀升至97万亿元,四年间翻了一番。在货币存量基数越来越高之际,货币增速依然维持着远高于GDP的增长,只会进一步加快M2新增额的不断爬高。
而这一过程中,与之伴随还有银行信贷的几近失控,每年高达八九万亿元新增贷款,是形成M2的最主要来源。在数年前,新增贷款三五万亿元,即被认为信贷过度的时候,是难以想象今日银行信贷扩张的凶猛。看来,银行信贷也存在刚性。
还有人以近十年中国CPI水平基本趋于稳定为由,来否认中国存在货币超发的事实。这明显是过于相信CPI对真实通胀水平的测量能力。在大量货币被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吸收之际,“货币超发—资产泡沫—租金上涨—衣食住行成本上涨—真实通胀高企”的逻辑链条一目了然。
这个时候,切不可再过度炒作M2/GDP比重的弊端,而扭曲了货币超发的事实。对于中国经济的战略转型而言,过去十年依赖货币刺激的老路,显然必须坚决抛弃。这也是治理货币超发的治本之策。否则,全球最大的印钞机的“荣誉”,就真的会越来越名副其实。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来源:博客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