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神传文化:“修身”是指哪些方面?(图)

发表:2015-09-04 08:0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华神传文化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也就是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和根本。


儒家经典《大学》局部(网络图片)

《大学》

《大学》一文不长,仅有短短的两千余字,却因其重要的道德内涵,而被称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大学》本是秦汉时期的儒家作品,宋、元以后,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大学》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大学》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道德的至善境界。

《大学》中说:要明明德,就要先治国。要治国,就要先治家;要治家,就要先修身。[1] 从天子到平民老百姓,任何人都要以修身为本,没有例外。[2]

《大学》“八目”

那么,如何修身呢?《大学》里提出了“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加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目”。

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人类不可能避免忿愤、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是人必须要努力做到的。

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要慎独。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

“格物”和“致知”是八目的基础,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也就是说,先要知道什么是道德标准,才能够做到真正的诚意,然后才能真的正心;意诚心正了,才能开始修身。

“修身”是“八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只有修好身,才能谈得上“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

修身包括哪些方面呢?孔子在答鲁哀公时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虚静以待。

二是谦虚谨慎。

三是恭敬信让。

四是重忠信。

五是操持专一。“见利不记忘其义”、“见死不更其守”。

六是刚毅木讷,“可亲而不可劫,可近而不可迫,可杀而不可辱”。

七是杀身成仁。“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

八是风纪端正。

九是为民请命。

十是“博学”、“笃行”、“不淫”、“不困”、“慕贤”、“容众”、“毁方”、“瓦合”。

十一是选贤与能。

十二是谦让待友。

十三是保持品德的纯洁。

十四是高风亮节。“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

十五是交友重道。“行本方义,同而进,不同而退”。

十六是以仁为本。

孟子曾把人应有的人格操守,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

修身除了“怀仁”还要“知礼”,所以孔子曾教诲他的弟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弟子们的言行举止合乎礼的要求。古人所表现的诚心、笃实、勤劳、节俭,廉洁、宽厚等品性,都离不开礼的熏陶。

[1]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2]原文: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责任编辑:恺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