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唯一一所规模最大、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近代中国规模最大、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校,当属“保定陆军军官学校”。近代叱咤风云的军事统帅、战略家、军事学家和战将,从国民党的蒋介石、白崇禧、陈诚、顾祝同、薛岳、周至柔等将帅,从军事学家和教育家蒋百里、杨杰,到北洋军队的大将孙传芳、吴佩孚等人,均出自这所学校。保定军校开创了近代中国军事教育和军事科学的先河,保定师生在北伐统一中国、抗日卫国和剿共作战中主导大局,引领群英,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其影响力之深远广大,堪称“近代中国的西点军校”。
尚武爱国 学制最正规的将帅摇篮
1912年,中华民国创立的第二年,为了适应近代战争的要求,图存救亡,总统袁世凯、北洋陆军总长段祺瑞在河北省保定市创办了“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这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其前身为北洋陆军速成学堂和陆军军官学堂。当年的《北洋官报》,称赞保定军校为“当今中国陆军的第一学府”。
保定军校学制两年,主要培养少尉排级初级军官,设有步兵、骑兵、炮兵、工程兵、辎重兵五个兵种科系,主要从全国各地的陆军中学毕业生中招考学生。学生入校前须进行半年的入伍训练。
保定军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参照“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与德国的同等级军事学校。每节课为一个半小时,课程以军事战术、兵器、测绘、筑垒及典范令为主,同时增加理化、数学、历史、地理以及外语等辅助课程。
现在的保定军校尚武堂。
在保定军校校园内,高大的尚武堂坐北朝南,四周环以石栏,雕梁画栋,气势宏伟。厅门两侧有副楹联,上书:“尚父阴符,简练揣摩成一派;武侯韬略,鞠躬尽瘁法千秋。”这副对联把尚父姜子牙和武侯诸葛亮这两位中国古代的杰出军事家,作为后世军人学习的典范,对蒋介石、白崇禧、陈诚等立志报国者激励良多。
保定军校的校训。
保定军校尚武爱国,其校训是“守信、守时、苦读、勤练、爱校、爱国”。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在1912年出任第二任校长时,全校学生每天上课前要背一遍这个训词。
群星璀璨 影响深远
从1912年创建后,保定军校共办九期,培养军官近万人,其中1800余人获得少将以上军衔。
保定军校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师生遍布中国军政界,许多人是叱咤风云、举足轻重的人物。例如,国民党最高军事统帅蒋介石(蒋中正)便出身于保定军校。
1907年,立志报国的蒋介石从浙江省1000余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第一期炮兵科。因深受首任校长赵理泰和教官的赏识,蒋介石被选为第一批派往日本深造的四名留日学生之一,随后进入东京振武学校学习军事。故近代中国军事家、战略家,指挥过数百万大军保卫中华的蒋介石,既出身保定军校,又有留学日本学习军事的经历。
另一位指挥过百万大军的军事家、战略家白崇禧则无留洋经历,1914年考入保定军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回广西陆军模范营从少尉副连长开始军事生涯;而军事学家和军事教育家蒋百里、杨杰两人,则既有保定军校背景,又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一名的高材生。
在南京国民政府方面,从陆海空三军最高统帅蒋中正,到指挥几十万大军的白崇禧、陈诚、顾祝同、薛岳、李济深、李品仙、周至柔、杨杰、傅作义等高级将领,都曾经是保定军校学生。蒋介石麾下的“八大金刚”,除了留学日本的何应钦和出身浙江陆军讲武堂的蒋鼎文之外,顾祝同、钱大钧、陈诚、刘峙、张治中、陈继承六位上将金刚均是保定军校学生。
1923年,保定军校因经费匮乏而停办。大元帅孙中山深谋远虑,为了东征讨伐叛逆陈炯明和北伐统一中国的伟业,决定建立属于国民党自己的军事学校并培养军政人才。1924年,孙中山委讬粤军参谋长蒋中正在广州黄埔创办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并特任蒋中正为黄埔军校校长,大元帅府参议何应钦为总教官,粤军第一师师长李济深为教练部主任。
鲜为人知的是,在黄埔军校的教官中,除了何应钦等少数留日学生外,80%以上的教官都出身于保定军校。如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毕业于保定军校又在保定陆军大学担任过教官的李济深任副校长,白崇禧任校务委员,邓演达后任教育长,顾祝同、陈诚、刘峙、张治中、严重等教官,也皆为保定军校毕业生。也就是说,先有保定军校,后有黄埔军校的创建;是保定军校师生教导培养出了胡宗南、关麟征、俞济时、杜聿明、宋希濂、王敬久、桂永清、李良荣、李延年、王耀武、方天、胡琏、黄维、黄杰、张灵甫、邱清泉、廖耀湘、刘玉章、李本一、李弥、方先觉、刘镇湘、戴笠、郑介民、贺衷寒、邓文仪等各期黄埔军校学生。在日后的历次战争中,出身保定军校的将帅领导、指挥和指导黄埔军校毕业的将领。
北伐战争 保定生策划主导大局
1926年7月,蒋介石出任北伐国军总司令,在广州誓师北伐出征。(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1926年7月,蒋介石统帅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一军至第七军,从广州出征北伐,仅用短短两年时间,便摧枯拉朽,彻底击败拥有百万精兵强将的张作霖、孙传芳、吴佩孚、张宗昌北洋军,完成了以“三民主义”统一南北中国的伟业。
在国民党兵征天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一统河山的北伐战争中,完全是由保定军校生挑大梁,制定战略,策划主导大局。蒋介石任北伐国军总司令;李济深任参谋总长留守广东;白崇禧任代参谋总长,后任东路军前敌总指挥和第四集团军前敌总指挥,统率指挥黄埔国军和桂系国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一直打到平津山海关,完成北伐军事作战。
由于保定军校生受过系统严格而正规的军事教育和训练,有较高的军事素质,因而在历次战争中都受到重视和重用。1928年,蒋介石复任北伐革命军全军总司令,以李济深为总参谋长(继续留守广东),何应钦为总参谋次长,从徐州誓师第二期北伐,目标直指华北平津和北京张作霖军政府。在蒋介石重组的北伐四大集团军中,总兵力从广州出征时的不足十万,发展壮大到超过百万,许多军团总指挥、方面军总指挥、军长等重要职务,除留日生担任之外,多由保定军校生担任。如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的何应钦,北伐开始时任黄埔第一军军长,1927年任东路军总指挥,1928年任总参谋次长,留守南京。
在蒋介石任总司令的第一集团军中,出身保定军校的军事家、率军攻克南京的原第六军总参议杨杰任集团军总参谋长,刘峙、陈调元出任军团长,顾祝同、钱大钧、陈诚任军长,薛岳任副师长。在冯玉祥任总司令的第二集团军中,保定军校生曹浩森任集团军总参谋长,郑大章任骑兵军军长。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阎锡山任总司令的第三集团军中,保定军校生商震任方面军总指挥,杨爱源、张荫梧任军长,傅作义任师长。在广西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生李宗仁任总司令的第四集团军中,保定军校生云集:白崇禧任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李济深、李品仙任方面军总指挥,夏威、廖磊、叶琪、胡宗铎、陶钧、陈铭枢、何健、魏益三任军长,余汉谋、李汉魂任师长。
相对于保定生在北伐战争中挑大梁,担重任,从黄埔军校3~6个月的短训速成班结业的黄埔生,初出茅庐,大多数人担任连排级职务,无人担任军、师级职务。黄埔生升的最快的是一期生胡宗南,1926年任团长。在北伐即将完成的1928年,胡宗南方升任副师长,关麟征、桂永清、孙元良、陈明仁任团长,杜聿明任营长,胡琏任连长。
1927年4月12日,国军总司令蒋介石联手白崇禧,在上海清除图谋颠覆叛乱的共产党。在4・12清党之前,原广州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在苏俄和中共的扶持下,在武汉出任国民政府主席,拉拢了一批反蒋亲共的国军将士,其主要军事指挥官都是保定军校生。例如,保定一期生唐生智任武汉北伐军总司令,李品仙任第八军军长,何健任35军军长,六期生黄琪翔任第四军军长,蒋光鼐、陈铭枢任师长,李汉魂、邓龙光任团长。
由于汪精卫、唐生智、张发奎等国民党亲共派的纵容,使得中共得以渗透影响武汉国军,尤其是张发奎统率的第二方面军。1927年8月1日,潜伏于张发奎、黄琪翔军中的叶挺、贺龙、聂荣臻、陈毅、张云逸、林彪、粟裕等人,策动武汉国军到南昌暴动,建立了中共的第一支正规部队,此即日后东北林彪四野共军的第127师。
虽然在国民党方面,保定师生的影响力巨大。而在中共方面,保定生的影响力十分有限,因为仅叶挺等极少数人曾是保定军校生,而叶挺早在1946年便飞机失事身亡。统率指挥十万兵力以上的林彪、陈毅、徐向前、粟裕、陈赓等中共将帅,皆出身于原国民党的黄埔军校。
在北洋军政府方面,统帅数十万精锐的“北洋第一悍将”孙传芳和吴佩孚,方面军司令陈调元、郑俊彦等大将也是保定军校毕业生。陈调元、郑俊彦比孙传芳、蒋百里及早觉悟到革命潮流无可阻挡,故转而投诚蒋介石北伐革命阵营,获委任为军长,后升任军团长。而保定军校第二任校长、著名军事学家蒋百里,虽然平生不曾亲自指挥过一次战斗,先后出任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和孙传芳的军师高参。蒋百里多方积极出谋划策,但未能挽回孙传芳和吴佩孚军队的惨败结局。
(未完待续)
(看中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来源:看中国专栏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