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监》对他的总结是:“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一代奸臣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奸臣”是李林甫在历史上的定位,《资治通监》对他的总结是:“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但是这样一个奸臣为什么是玄宗时期在位最久的宰相呢?曾经有位大臣提出这个疑惑,玄宗沉默不应。
《唐六典》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要了解唐朝的制度无疑以此书为要,而这部法典却是由李林甫主持编撰的。在丁俊博士重新解读《唐六典》后,发现李林甫竟有着务实的行政能力和制度创新的才智,他在任相初期所展开的一系列制度改革,为开元盛世的到来打下了稳定的基础。
对于李林甫的才能,即便是对他诸多批评的《旧唐书》也不得不予以承认。书中记载:“宰相用事之盛,开元以外,未有其比。然每事多慎,调理众务,增修纲纪,中外迁出,皆有恒度。”可见他思维缜密,处事谨慎,于是我们多少可以理解为何玄宗以“沉默不应”回答长期重用李林甫的问题。
有治事之能为何落得历史恶评
由于妒嫉心以及对权力的执着,许多与李林甫同朝为官的同事都惨遭他的毒手。据《资治通监》记载,凡朝中百官有声望或功业超过自己者,或是受玄宗宠信,权势将逼迫自己者,李林甫定会设计除掉他们。尤其是因文学才能而进官的士人,更受李林甫的妒恨;表面上和善的对待他们,暗中却阴谋陷害,于是被世人控诉“口蜜腹剑”、“妒贤嫉能”。
一天李林甫的儿子李岫对着他说:“您久为宰相,树敌太多,怨仇满天下,如果一朝祸至,要落得像一般民夫一样,恐怕也是不能了。”李林甫听后说道:“势已至此,有什么办法呢!”
被妒嫉心燃烧殆尽的国运
妒嫉心一旦炙热起来,就注定有悲惨的下场。李林甫死后被他的政敌诬告生前谋逆,于是玄宗下令削去他的官爵,改以一般平民的礼仪下葬;他的子孙中有官职者全都被罢免、流放,除了随身的衣物和吃食,其余财产全数没收。
李林甫死后不到3年爆发安史之乱,终结了大唐盛世,他是否是这场内乱的主因,学界有不同的声音;但是一个刀光剑影的庙堂,绝对是社会动荡的温床,在这一点上,高居上位而又妒嫉充斥的李林甫就难辞其咎了。
来源:看中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