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储备真的安全吗?(图)

作者:钱莉亚 发表:2022-10-26 10: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粮食
玉米(图片来源:Adobe stock)

【看中国2022年10月26日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刚刚闭幕的中共二十大上史无前例地获得第三个任期——在其会议报告中再次强调粮食安全。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他在二十大报告中花了比十九大时更长的时间谈论粮食问题。

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的英文网站9月28日在其《习近平讲述的故事》专栏中发布一段题为《民以食为天》的视频,宣传中国在粮食安全上取得的成就。

视频中引用习近平的话说,中国“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视频还表示,中国已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新华社这则视频列举了中国在土壤改良、种子改良和务农技术方面的进步。确实,随着过去40年中,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饥饿人口大幅减少。根据加州大学贾尼尼农业经济数据基金会(Giannini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的数据,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在2011年就已达世界粮食总产量的约20%。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3月间表示,中国是过去10年中粮食安全方面进步最大的前五个国家之一。

但是,新华社这则视频给人留下中国粮食安全一片大好的印象具有误导性。尽管中国粮食安全状况得到改善,但许多中国人仍面临营养不良和贫困,而且城乡差异很大。此外,中国不断变化的饮食结构和气候变化都对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长期的挑战。

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中国力量项目”(China Power Project)在2018年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尽管中国生产的粮食越来越多,但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却超过了出口量,不断“出现粮食贸易逆差”。

“中国力量”的这份报告显示,2003年至2017年间,中国的食品进口额大幅增长,从140亿美元增至1046亿美元。中国食品的出口也出现增长,在2017年达到596亿美元。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进口世界近三分之二的大豆——大豆是饲养肉猪的重要饲料,猪肉是中国膳食结构中的首要蛋白质来源。中国人的人均海鲜消费量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通过向全球派遣被指过度和非法捕捞的捕鱼船队来满足这一需求。

目前还没有关于粮食自给自足的官方定义,所以这给新华社视频中所做的结论留下一些回旋余地。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规定,“一个粮食自给自足的国家所生产的粮食量与其粮食消费量一样多或者更多,即使其人口实际消费的部分食物与其国内生产的食物不同。”

换句话说,一个国家也可以通过从其他国家进口粮食实现粮食“自给自足”。

联合国粮农组织2015年的报告中将中国归入“摄入量低于适当营养摄入量”的类别——也就是说,中国生产的食物与其人口消耗的粮食数量大致相同,但一些中国人仍然经历着“轻度或高度的饥饿”。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得益于几十年的快速经济增长和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该国在2019年已成为世界第六大食品进口国。除大豆外,其他几类进口量最大的食品包括猪肉、棉花、玉米和家禽。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的数据,荷兰、法国、美国和澳大利亚是中国最大的食品供应国。

根据市场信息和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数据,中国的食品出口也一直在同比增长,在2019年占全球农业食品出口量的4%。中国主要的出口农产品包括鱼和海鲜、动植物油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

尽管可耕地有限,但中国在农业产出和减贫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这一点得到广泛的赞誉。习近平上台以来一贯将粮食安全作为其最重视的几个执政目标。

中国1月份发布的《“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展示了一个多管齐下的战略,包括设想发展人造的细胞培养肉、合成蛋奶油、功能重组蛋白等食品以减少来自畜禽养殖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国科学家们也开发出耐盐碱地的“海水稻”,正不断普及。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发布的《2022全球食品安全指数》排名,中国(与智利并列)位居113个国家中的第25名。该排名衡量各国食品的“可负担性、可获得性、质量和安全以及自然资源和其复原力”。

但中国的食品安全也面临新的挑战。

中国研究人员在8月份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中国总体上已经基本消除了贫困。尽管如此,中国现在仍面临“相对贫困”的问题。“相对贫困”是一个衡量生活水平差距的概念,而不仅仅衡量基本收入和基本需求。

这些中国研究人员发现,在包括北京在内的一些中国省市,相对贫困率超过了60%——

“相对贫困不再是简单的收入贫困,而是包括食物、衣着、住房、教育、娱乐、健康、社会沟通和能力在内的多方面的贫困。因此,我们要注重多元化发展,不仅要有收入,更要有就业机会、个人能力素质、发展机会等等,”他们在论文中写道。

饥饿问题也依然存在。根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中国约有1.51亿人营养不良,“中国农村地区有5600万人生活在贫困中”。

新华社的视频中说,中国“谷物基本自给”。

确实,美国农业部也在其2022年3月的一份报告中提到中国的统计数据——其谷物产量连续七年超过谷物安全基线。

但这份报告也同时指出,中国五个省份因受暴雨灾害导致夏季小麦和水稻产量不确定,今年“中国有可能难以实现这一目标”。

从长远来看,粮食安全也与水安全缠绕在一起。

中国研究人员2021年12月发表在《农业水资源管理》(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写道,“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和膳食习惯的变化给中国的农业用水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项研究预测,到2029年至2033年,中国的农业用水量将增加50%或更多,届时中国的人口预计将达到峰值。“在中国,急剧转向高蛋白饮食是中国用水短缺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人员写道。

“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在过去的36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中国传统饮食习惯的核心,谷物(小麦、大米和玉米)的人均消费量持续下降,”这篇论文中说。

中国在海鲜行业也面临挑战,其中包括世界各国对中国非法捕捞的指控。“中国力量项目”的报告中说,中国在2017年消费了全球约36%的鱼类,“使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消费国”。

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鲜出口国。其中日本、韩国和美国是从中国进口海鲜最多的国家。

中国在遥远水域的捕鱼方式也受到了强烈的批评。

中国捕鱼船多次在他国禁捕区被抓,并被指控伪造捕获量。中国的过度捕捞也已严重耗尽了东中国海和南中国海的鱼类资源。

2012年,北京控制了斯卡伯勒浅滩(中国称黄岩岛)。斯卡伯勒浅滩位于南中国海海域,以丰富的渔业资源而闻名。根据CSIS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sia Maritime Transparency Initiative)的报告,自那以后,中国渔民在捕捞巨蛤的过程中已经“摧毁了大约一半的珊瑚礁表面”。

在2021年11月发表于美国《外交官》(The Diplomat)杂志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吉纳维芙·唐纳隆-梅(Genevieve Donnellon-May)和马克·王(Mark Wang)分析了“中国不断演变的粮食安全战略”。在研究了习近平在粮食问题上实施的众多举措后,他俩得出结论,习近平未来能否满足中国的粮食需求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中国和许多其他国家一样,正面临着国内各种问题对其农业造成的压力。这些问题包括农业生产所需的有限农田和水供应,以及劳动力减少、快速城市化、人口结构变化、平衡相互竞争的城市和农业用水需求,以及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

“中国还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挑战,如恐华情绪上升和与其他国家的贸易紧张关系,全球对中国应当COVID-19方面的强烈不满,以及全球食品市场的不确定性。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目前的粮食安全战略真的现实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