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以來,我國北方雨、雪、霧、冰等氣候現象明顯增多。據不完全統計,雨、雪、霧、冰等特殊情況下高速公路行車的事故發生率是晴天的三至四倍,而霧天高速公路上事故的發生率更遠遠超過正常情況,且經常發生惡性交通事故。
專家介紹說,從系統學的角度出發,汽車駕駛由收集信息---分析判斷---車輛操縱三個基本過程構成。該系統的穩定與平衡就意味著行車的安全與交通的暢通;如果系統的平衡造成破壞,事故便會發生。駕駛員、車輛是構成該系統的兩個基本要素,環境的變化,如雨、霧、雪、冰等不但可以影響車輛的某些物理性能,而且還會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光線的明、暗變化也會對人的情緒、判斷能力等造成一定的影響。
如何才能在系統受到干擾時保證系統的平衡,駕駛員是最關鍵的因素。車輛的物理性能及其變化是有規律的,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它會固定表現為一種特徵。因此,駕駛員學習和瞭解特殊環境下的行車特徵,掌握特殊環境下正確的駕駛方法,做好預防措施,是減少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方面。
駕車過隧道要小心
據新華社消息 在高速公路行車會遇到較普通道路更多的隧道,與一般路段相比,隧道是很容易出事故的地方。由於人由遠處突然進入隧道暗處,眼睛不能馬上適應,有些駕駛員感到不舒服,並產生與隧道內壁相撞的感覺;有些駕駛員,看到兩側牆壁飛快地向後移去,甚至會形成與牆壁碰撞的恐懼感。這些都大大增加了駕駛員的心理負擔,可能因此向左向右打方向盤,很容易與兩側牆壁或並行的車輛相撞,造成事故。
據專家介紹,在隧道中行駛應該注意三個問題。
一是調整汽車行駛速度。從洞外進入隧道,人眼的適應時間大約為10秒左右,為彌補這一缺陷必須在進隧道前提前降低車速。
二是不要隨意超車或停車。有些駕駛員在行車中出現問題便會立即靠邊停車檢修,這種習慣在高速公路,特別是在隧道內行駛,應徹底改變,要不然很容易導致連鎖撞車。
三是隧道內要開燈行駛。高速公路的所有隧道內都設有照明設備,但人工光的色調效果畢竟不如日光,在隧道中當光線成為駕駛員惟一的信號來源時,行車時應該打開前燈,增加照明度;打開尾燈,使後續車輛駕駛員辨明前方有車。
夜間行駛防事故
據新華社消息 夜間行駛是駕駛員經常遇到的事情,由於夜間能見度較差、駕駛員疲勞等因素的影響,對安全行車構成較大的威脅,統計表明,夜間行車事故發生率是白天的1倍。
據瞭解,造成夜間行駛光照不足,視野範圍變小。高速公路除立體交叉處、服務區、隧道外,一般沒有道路照明,駕駛員的有效視野範圍只是前照燈照射到的地方,視野範圍較白天大大減少。由於駕駛員的目測距離不准,當發現行車間距過小時,可能已經太遲而容易發生追尾現象。其次,在夜間,駕駛員易疲勞,判斷容易失誤。從駕駛員本身來說,夜間長時間在高速公路上行車,由於夜色視野單調,很容易陷入低感覺狀態,特別是午夜以後,大腦容易處於半睡眠狀態。這個時候開車,駕駛員往往會意識模糊,反應遲鈍。再加上燈光的移動、跳動及後車燈光的照射,也會影響駕駛員對路面情況判斷的準確性。這些因素都應該引起駕駛員的注意。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