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海濱小鎮風景雖然秀麗,但氛圍總覺得有些沉悶,因為住戶中大多是退了休的老人。上週去時,感覺卻稍有異樣。除了銀髮、灰髮外,大街上多了不少挑染過的黑髮。
有了三五成群的中國學生,也有了中國雜貨店,還有了一間寬敞氣派、物美價廉的中餐自助,連公公婆婆去的教堂都有了中國學生。公公婆婆驕傲地說,我們伊斯特本也已注入了"中國活力"。
財神爺
大陸來的留學生迅速增加,已經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他們對英國大學的貢獻何在?拋開那些注入了新鮮血液、補充了學術活力、促進了文化多樣化等"無形貢獻"之外,最直截了當的就是增加了英國大學的學費收入。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亞洲部對英國100所著名大學進行了調查,並在上個月發表了名為《大陸留學生拯救英國大學?》的報告。
調查估算出,在2003-2004年度,這100所大學總計從大陸留學生手中收取的學費高達2.23億英鎊。這個數字是個什麼概念呢?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說,這相當於英國政府在同一年度向著這些大學撥發的教育經費的4.7%。
而在某些大學,這一比例還要高出很多。報告舉例說,在埃塞克斯大學,大陸學生的財務貢獻相當於政府教育經費的29%。
根據英國文化委員會的數字,2002年-2003年度,在英國大學中讀書的大陸留學生總數是32,000人,這一數字將持續遞增,到2020年有可能達到130,900人。
源源不斷的大陸學生成了囊中羞澀的英國大學的"財神爺"。
請神難
但「請神」可不容易,英國的大學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過去幾年,英國大學積極招募大陸學生,在中國的教育網站上大作廣告,每年巡迴各地參加教育展,私下走訪中國院校,與中國的中介機構掛鉤合作,有的乾脆自己到中國開個辦事處。
更有明智者,開始把分校設在中國。比如諾丁漢大學,與浙江的萬里學院合作,2004年在寧波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合資學校。現在,招生考試業已結束,200多位浙江學子參加了這場"特殊高考",角逐第一批60個入學名額。
英國名校花落浙江,可喜可賀。但不知道教育質量能否和本校一致。如何才能把英國的校園氣氛"出口"到中國,更是一個新的挑戰。
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專家們在調查過程中對英國大學爭奪大陸學生競爭之激烈深有體會。他們說,因為數字過於敏感,部分大學不願意配合調查,部分大學拒絕參加,另外一些院校中,負責大陸學生的員工工作過於繁忙,回覆無暇參加;另外還有一部分院校,負責大陸學生的辦公室長期上演"空城計",人呢?都跑到中國去蹲點了。
英國文化委員會在今年4月份預測,今後20年內,中國學生仍將佔據英國外國學生的最大份額,並將以每年15%的比例遞增。如果這一趨勢成真的話,2002-2003年的32,000人到2010年就變成了49,000人,到了2020年,就成了130,900人。
你說,還有哪個行業的客戶數量和利潤額可以持續20年、每年按15%的比例遞增呢?
不請神也難
在英國讀書,非歐盟地區的留學生需要交納全額學費,相當於英國本國學生的六、七倍,即便到英國大學在2006年引入附加學費之後,留學生的學費仍然遠遠高於本國學生。
雖然英國大學中大陸學生的數量還遠遠稱不上「氾濫」,但大學必須依賴外國學生作財源來填補資金不足的空缺的窘境已經令國人擔心。
英國納稅人不願意看到,自己稅款相當大的部分其實都是讓外國學生受益;學子則擔心,外國學生數量增加,會影響自己上名牌院校的機會。
不久前有報導說,牛津大學已經在考慮增加本科留學生的招生名額,同時還凍結本科學生的招生總數。這樣,英國學生的名額相對就會減少。
牛津的一個智囊團今年4月警告說,到2008年,600名英國高中畢業生會喪失進入牛津讀書的機會,到2020年,這一數字會上升到1,400名。
如果這個趨勢成為潮流,辛辛苦苦工作、老老實實上稅的英國父母恐怕不會善罷甘休。少言者可能會無奈地搖搖頭,但聲高者將增加遊說的力度,勸說政府重視英國本國下一代的質量和競爭力,採取諸如增加對本國學生的補貼、限制留學生名額等措施。
大熱門
另外一則來自中國的報導估計能讓英國的大學校長們竊喜一番。中國的留學諮詢專家分析,2004年英國仍將是大陸學生首選的留學目的地。
其中的原因,除了英國文憑的名氣、教育水平和質量之外,還包括相對寬鬆的簽證要求、打工許可、就業前景等英國政府推出的多項鼓勵留學生的政策和措施。
聽說我在寫有關大陸留學生的文章,坐在一旁的同事講了個笑話,印證專家的分析。
這個週末,同事去送一位朋友的孩子去英格蘭東北的一所大學就讀。在學生宿舍樓等待時閑來無事,隨意抽出信箱中的25封信。
數了數,收信人名字是漢語拼音的總共有20封。
倍可親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