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增長也可以通過消費來促進,為什麼我們不另闢蹊徑呢?
中國人的消費儲蓄率在過去的四十年裡翻了一番,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50%。中國經濟的增長使中國居民口袋裡的錢越來越多。但遺憾的事,這些錢絕大部分又都進了銀行,給銀行又帶來壓力,更加促使銀行放貸,使得投資熱降不下來,致使社會投資更加過度。中國人存得比花得多,結果消費上不去,投資降不下來。經濟的發展越來越不平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就是說,中國人,為什麼不敢消費呢?
其實原因也很簡單。雖然我們的經濟改革卓有成效,但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卻陷入了僵局。醫療、養老、教育等高負擔把國民的消費熱情打低到了一個極限值。再加之住房價格節節攀升,讓居民苦不堪言的同時更加捂緊了口袋。
正是醫療、養老、教育以及住房等問題制約了國人的消費熱情,就是說我們有消費能力,但是由於對這四大問題的恐懼以及對未來的憂慮而缺乏消費的熱情和積極性。 現在的問題是,這四大問題的解決絕對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夠成就的,非得10年、8年的時間不可,那麼我們居民的消費積極性就真得沒有辦法改變了嗎?
條條大路通羅馬,解決問題的辦法永遠不是單一的。
其實,除了這四大問題制約國民的消費熱情以外,還有一個隱性的問題從根本上制約了國民的消費熱情。如果能夠把這個問題解決掉,即使四大問題尚存,也能夠激發出居民的消費熱情,從而帶動小康經濟的發展。 這個問題就是:中國缺乏一個可以隨意能夠謀生、或者說掙錢的環境,即我國缺乏一個無論男女、老少都很容易找到一個能夠維持生計的掙錢的環境。
比如,對打工者要求:25歲以下,有的性別也有要求。還有35歲以下、45歲以下等等,對應不同的年齡伴隨著更高的學歷要求、成果要求、經驗要求等,而對於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人,一旦失去工作假如手上再沒有積蓄,那麼直接影響的就是生存質量。所以越老越怕沒有保障,在社會保障機制又不健全的情況下,對保障問題的憂慮就只能是親力而為了。
我們缺乏一種靈活的就業形式,比如我們很少有週薪制的小企業。在沒有多少掙錢渠道的情況下,情況是不會改變多少的。 假設,我們如果有一個很寬鬆的掙錢環境,比如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很隨意地找到一個打短工的機會,還怕沒有錢花嗎?良好的就業環境就像一個隱形的儲錢罐子,那麼消費者還會不敢花錢嗎?花了之後再通過一個中間渠道——打工,錢就又回來了。
據報載,一個退休的大媽想去美國旅遊。居然拿到了簽證。在上飛機後身上只有300美元的她到美國後,就一邊打工,一邊遊玩,錢花光了又繼續打工。她基本上為華人服務,帶小孩什麼的,好像還不會說英語。轉了一圈玩完之後,居然帶回了2萬美元。而這樣的事情在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或者說是很難實現的。這就是美國的就業環境的現實。
我國就是缺乏這樣一種只要勤奮、只要誠實,不論老少、不論年齡都能夠生存的就業環境。而美國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它為所有願意努力工作並且按規則行事的人提供了通向幸福的機會。
這就是中國人存了不少的錢卻仍然不敢花,而美國人即使債臺高筑也瀟灑大方地消費的原因。因為對於他們來說,似乎滿地都是錢,如果需要,就可以去掙,哪裡還需要攢錢呢?(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