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戰爭是靠美國打贏的

作者:搗漿糊 發表:2007-07-15 05:11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近日看了些許有關二戰歷史的評論,對有些人故意貶低和歪曲美國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貢獻感到震驚。由此心生感念,該是找些資料為美國正名的時候了。

網上許多人都認為當時蘇聯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戰爭潛力遠超德國,然而事實是否是這樣呢?實際情況正好和我們所知道的相反,在對戰爭經濟最關鍵的機床儲備上,德國擁有130萬對40萬的絕對數量優勢,在質量上德國的機床更是遙遙領先,這也就意味著德國在武器再生產方面擁有絕對的優勢。

再來看另一項關鍵指標,汽油。德國人的合成汽油,以及用購入原油合成的汽油大部分是87號(辛烷值);而俄國人用自己的技術從原油中提取的汽油才70號(辛烷值),而且產率只有可憐的5%。如果說87號汽油能讓德國飛機上天的話,那麼70號汽油只夠斯大林煮速食麵的。

在蘇聯向後撤退的過程中,損失了大部分的工業、採礦業和農業,那麼蘇聯究竟是憑什麼打敗德國的呢?實際上答案很簡單,美國和英國的援助。

就拿航空汽油來說,蘇聯自產只有181萬噸,而西方(主要是美國)援助了258.6萬噸。更重要的是美國援助的高辛烷值添加劑,這讓蘇聯能生產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而蘇聯本身根本就沒有開發這種成品的能力。

用于飛機製造的鋁,也是蘇聯的弱項。蘇聯自產了26.3萬頓,而西方援助了32.8萬噸。要是沒有這些鋁,一半以上的蘇聯飛機只能用木頭來做,那蘇德空中交鋒的結局可想而知。另外,要提一下的是,蘇聯用於粘合木飛機用的膠水也是需要進口的。

還得提一下裝甲鋼,在這個項目上,西方盟國提供的數量超過了蘇聯在戰爭期間生產的總和。想像一下吧,蘇聯的坦克數量下降一半,戰爭結局將會如何。

最後再提一下摩托化部隊的關鍵,汽車。西方盟國一共提供了501660輛,而且質量都比蘇聯在戰爭期間生產的"嘎斯"軍用汽車(343624,才5%! )好不少。沒有這些汽車,俄國人就沒有摩托化部隊,也無法機動大炮。

其它還有數不盡的物資援助,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以上就足夠證明「如果美國和大不列顛(包括英聯邦和英帝國本身)在蘇德戰爭期間嚴守中立的話,毫無後顧之憂的德國和軸心國軍隊將會把蘇聯碾得粉碎。」 ──艾伯特•西頓 [英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最新文章
更多最新文章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