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愈來愈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開始往冷氣房鑽,冰店或飲料店裡,許多人大口吃冰、喝冷飲。其實,利用食物或藥材健脾補胃,可增加免疫力、遠離腸胃炎。
夏季時,人體陽氣趨於體表,陽氣在外,陰氣在內。在中醫來說,夏季暑熱屬陽邪,容易傷人之陰。所謂的「陰」,簡單來說,就是指身體內的津液,現代人常長時間熬夜或嗜吃重口味食物,都容易讓身體內津液耗損。
天氣熱時,往往讓身體水分喪失而不自知,極度口渴下冷飲猛灌,冷飲下肚,第一個傷害的就是脾胃。脾胃是一個養分吸收與代謝的臟器,暑熱夾濕的氣候產生暑熱邪氣、冰品會產生寒邪傷害脾胃,又因夏天氣溫高,食物容易腐壞,增加腸胃炎發生率。
如果脾胃運化失常,津液代謝平衡遭破壞,從而導致津液生成不足,或水液停滯不動,或津液大量流失等,直接影響人體健康。中醫十分重視脾胃的調養,補腎不如補脾,照顧腸胃、顧護津液,絕對是邁入夏季的重要課題。
藥補不如食補,平時多食用對脾胃有益的食物,改善消化系統。夏季可採偏平性或涼性的食材或藥材來補脾健胃,如蓮藕、蓮子肉、薏仁、蕃薯、山藥、桂圓、紅棗、菱角、白木耳等,這類食物味甘,中醫認為甘入脾,對脾胃有補益的效用。
這些食材並非一定要單獨攝取,可適時在平日餐肴中做些變化,如在排骨湯中加山藥和紅棗;在綠豆湯中加薏仁與白木耳;在偏溫性的桂圓紅棗茶中更可加入白木耳與枸杞子,一樣可以消暑。若氣溫太高或身體燥熱感重,可以在湯粥中加一小把菊花及枸杞子,有助清熱養陰。
脾胃虛弱,食慾不振的老人或小孩,可採用藥補,常用中藥有黨參、西洋參、人參、黃耆、白朮、茯苓、山藥、芡實、白扁豆、蓮子肉、黃精、炙甘草等,但不建議自行購買服用,經醫師診治後服用較佳。
来源:聯合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