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強大的最根本原因——海納百川的胸懷(組圖)

發表:2015-06-20 1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儘管中國的史書上對突厥人之類的胡人多有貶詞,「其俗被發左衽,穹廬氈帳,隨逐水草遷徙,以畜牧射獵為務,賤老貴壯,寡廉恥,無禮義,猶古之匈奴。…伯叔死,子弟及侄等妻其後母、世叔母及嫂,唯尊者不得下淫。」但唐代歷史上卻真有嫁了異族的真公主,與異族丈夫非常恩愛,拋開唐朝皇室控制同化異族的政治目的不談,這種聯姻造就了異族夫妻間感人的真情,讀來令人嘆惋,唐人四海一家的胸懷,後來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所替代,但對於這句話的理解,卻見仁見智。

唐高祖李淵的女兒九江公主,嫁給了出身突厥酋長的執失思力,這位嬌貴的公主殿下,與這位英勇善戰的突厥族駙馬感情非常好。雖然先前薛家兄弟曾強掠突厥族將領的功勞,遭到抗議,太宗皇帝在大臣「重漢輕胡」的勸導下,有意袒護漢族將領,但天可汗唐太宗畢竟非常重視強大的突厥勢力,這也關係到大唐的生死存亡,除了妹妹九江公主,另一妹妹衡陽公主也嫁給了東突厥處羅可汗的兒子阿史那社爾。與那些出塞和親的公主不同的是,大唐公主們的異族駙馬有點像是上門女婿,要聽從公主娘家的指揮。但在初唐,這種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還是很成功的。

執失思力自從歸附唐朝以後,征討遼東、擊破薛延陀、大敗吐谷渾,成為大唐的赫赫名將,被冊封為安國公。唐高宗永徽四年(654年),執失思力因為與高陽公主的駙馬房遺愛頗有交往(喜歡一起打獵),受到高陽、元景謀反案的牽連(這一說法,在歷史上也是一面之辭,有人認為這是長孫無忌要藉此除掉吳王李恪,而李恪是唐太宗最優秀、最有聲望的兒子)。唐高宗李治赦免了執失思力的死罪,將他流放到巂州(今天的四川西昌),這時,執失思力的妻子九江公主竟然請求削去自己的封邑,陪同丈夫一起前往流放地。如果不是因為夫妻情深,一個金枝玉葉,又怎會願意千里奔波、前往荒涼之地受苦受罪?九江公主最後死在了駙馬前面,龍朔年間,執失思力又被任命為歸州刺史,不久就去世了,麟德元年(664年),朝廷恢復了九江公主的封邑,追贈她的丈夫執失思力為勝州都督,但這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九江公主對突厥族丈夫的一片真情,這感人的情誼裡沒有夾帶任何雜質,只是深深的愛情。

另外一位大唐駙馬阿史那社爾不僅戰功赫赫,而且享有良好的聲譽。他在貞觀十年歸附大唐,被封為左驍衛大將軍,貞觀十四年,他跟隨侯君集平滅高昌王國,對高昌國的財寶,私下卻分毫不取,他的高尚品德,讓太宗甚為感動,冊封他為畢國公。貞觀二十一年,他與安西都護郭孝恪等人一起討伐龜茲國,活捉龜茲王,中間還斬殺焉耆王,震懾于闐王,為大唐樹立了天下無敵的軍威。勝利後郭孝恪送他金玉器物,也被他一口拒絕。唐太宗去世後,阿史那社爾要求為太宗生殉,被唐高宗斷然否決。永徽六年,阿史那社爾病死,陪葬昭陵。史書上對於他的夫人衡陽公主記載很少,但可以肯定,衡陽公主與丈夫應該感情不錯,因為有唐一代,風氣開放,凡是特立獨行的公主,像與和尚私通的高陽公主,與孫子輩情人歡好的鵠國大長公主,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都有詳細記載,衡陽公主既無改嫁的記錄,又無情人私侍的記錄,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她與突厥族的丈夫感情融洽,兩情相悅,是一對恩愛夫妻。

唐憲宗在位期間,山南東道節度史於頔為兒子於季友向皇帝請婚,在大唐朝廷掀起了軒然大波。翰林學士李絳再三勸說:「於家,出身於虜族,於季友又是偏房所生,哪裡配得上尊貴的公主,應該為公主另選高門美弟」。憲宗倒是運籌帷幄,將皇女普寧公主嫁給了於季友,於家感激不盡,馬上前往朝廷謝恩,這種有效的聯姻方式,與以前一樣,攏絡住了異族重臣的忠心。於家進獻貢品,都是以普寧公主的名義。即使後來於家因事獲罪,也素服待罪,並無異言,對朝廷沒有二心。普寧公主,後來又封為梁國惠康公主,是憲宗特別寵愛的女兒,想來她是既漂亮又可愛的女子,她的駙馬人選,憲宗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普寧公主婚後,夫妻甚為和睦。於季友是胡人出身,依然帶有胡人的習性,嫡母去世,他與別人一起歡歌宴飲,被朝廷笞責四十,他也欺騙過普寧公主,但在那個三妻四妾的時代,對公主一生恭敬順從,甘做忠僕,兩人也算得上是一對恩愛夫妻了。

唐代的這種異族聯姻方式,的確是高瞻遠矚,一個女人的作用,有時勝過千軍萬馬。子孫血緣中帶來的對母親家國的親近感,有時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母親的言傳身教,更會影響子女的一生。

八年「安史之亂」推出了三位中興名臣——郭子儀,李光弼,僕固懷恩。郭子儀是漢人,腦袋裡滿是君君臣臣的觀念,雖然受盡委屈,卻安之若素,對大唐皇室始終忠心耿耿,最後「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李光弼的父親是契丹王子,他本人漢化極深,李光弼的母親可能是個漢族女子。在大唐危難之際,李光弼多次以少勝多,擊敗叛軍。他隨身帶了利劍,寧可自殺,也不落入叛軍手中。赫赫軍功,絲毫不亞於郭子儀,雖然他屢屢被奸人中傷而極度怨憤,但終究沒有公然反叛大唐朝廷,沒有變成《侫臣傳》中的一員。僕固懷恩是鐵勒族胡人,在平滅安史之亂的過程中,他有46位親人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由於專制政體與生俱來的弊端,猜忌重臣,這種名將自然有人經常打他的小報告,他又剛愎自用,行事凶暴(處世方式漢化得不夠深),腦袋裡沒有那麼多君為臣綱的觀念,因為嚥不下窩囊氣,最後索性勾結吐蕃、回紇,進犯大唐,但不久就染病去世。當他的首級被送到唐代宗面前時,唐代宗失聲痛哭,愧悔交加,這場景正昭示了當時的大唐皇帝依然具有四海一家的胸懷,他始終把僕固懷恩當作了自己的臣子,而不是身份低微任人處置的異族奴僕,李豫的真情流露,的確是相當感人的。唐代遼闊的版圖,以夷制夷的成功,正得益於大唐君臣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廣泛的異族聯姻政策(唐代的長安城曾有三分之一的居民都是外國人,胡漢雜處,有點像今天的美國紐約)。「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那些異族上門女婿,也真正把自己當成了中國人。臨洮縣主的丈夫鐵勒族人契芯何力,在貞觀年間,被部族脅迫前往鐵勒部落薛延陀的地盤(契芯何力與薛延陀算是同根同種),他堅決不肯留下,「拔佩刀東向大呼曰:‘豈有大唐烈士,受辱蕃庭,天地日月,願知我心’,又割左耳以明志之不奪也」,一個鐵勒人以大唐烈士自居,可見當時四海一家政策的感召力,也是唐朝異族聯姻政策的成功。即使在「安史之亂」的風雨飄搖中,「九夷四蠻」出身的異族將軍們,像荔非元禮等人,為大唐王朝投水死節,竭誠竭力,讓人唏噓不已。

大唐帝國崇尚軍功和武舉制度,胡人將領數不勝數。很多胡人將領的妻子,都是明顯的漢族姓氏,對妻子的牽掛和眷念,應該是他們效忠大唐的重要原因。嫁給異族的大唐女子,往往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身不由己,哭哭啼啼,她們很多也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在大唐強盛的背景下,這種異族婚姻,更多了纏綿悱惻的愛情。她們同樣擁有美好的心願,正如白居易的詩歌所描述的那樣,「在天願為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