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處事之根本!誠信的力量(圖)



范仲淹以誠信待人,而聞名天下。(看中國合成圖)

中華民族自古重視道德修養,歷代留下許多故事,傳頌著誠信美德的力量。這是北宋的兩則故事。

北宋名將種世衡,到青澗城戍邊時,巡視撫問羌族部落。牛家族首領奴訛,倔強自負,不服從宋朝地方管理。種世衡與他約定,次日到帳下慰問部族。誰知當晚下起大雪,第二天道險難行,而奴訛部落又在偏僻山溝,官員們勸阻種世衡改天再去,種世衡堅持一定要赴約。

奴訛以為這樣的大雪,種世衡不會來了,沒想到他頂風冒雪地趕來了,奴訛深感佩服,急忙聚齊了族人來見種世衡並聽命於他。此後,當地的羌族人也都相繼來歸順。種世衡的軍隊秋毫無犯,深得人心,與羌民和睦相處,人稱「種家軍」。後來每當西夏軍侵犯宋朝時,羌民總是提前去通報,並盡全力相助,因此宋軍每戰必勝,使邊境得到安寧。

北宋名相范仲淹,以誠信待人、為善天下而聞名,范仲淹之子範純仁秉承父志,在洛陽為官時用誠信造福於民,當地民風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一次在白司馬坡,有位老人坐在牆邊晒太陽,有人來告訴老人說:「你家的黃牛犢被人偷了。」老人坐在那裡動都不動一下,也不問一句話。過了一會,又有人來告訴他牛犢丟失的事,老人臉色平靜地說:「你不要去找,一定是有人開玩笑,把它藏起來了。」經過這裡的路人感到奇怪,就走過去問:「老人家,您家中丟失了牛犢,別人一再告訴您,您為什麼不管呢?」老人笑著說:「範大人住在這裡,誰願意當小偷?這是決不可能的事。」不一會兒,牛犢果然回來了。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民無信不立」,孔子認為「信」比軍隊、糧食還重要。

誠信是為人、處世之本,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傳統的中國人常用「至誠」的標準來規範自己,協調人與人的關係,提高社會道德水準。

中國傳統文化是神傳文化,其內涵——返本歸真、尊道重德、天人合一、敬天知命、善惡有報以及「仁、義、禮、智、信」等價值觀,伴隨著華夏子孫走過了五千年。直到近代馬列共產學說進入中國,中共推行「無神論」和與天斗、與地斗、與人斗的鬥爭哲學,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和民族道德根基被摧毀,誠信的故事似乎離我們也漸漸遙遠了。



責任編輯:雲淡風輕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