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自傲不得善終的大明第一公爵李善長(圖)


李善長畫像
李善長畫像。(網路圖片)

李善長(1314∼1390),字百室,南直定遠(今安徽定遠)人。李善長年少時讀過一些書,很有智謀,熟習法家學說,謀劃都能切中要害。

朱元璋 屢獻奇謀

朱元璋攻佔滁(chú)州一帶時,李善長前去拜見。朱元璋知道他是當地知名長者,留下他擔任幕府書記的職務。一天朱元璋向其請教道:「四面八方都在打仗,天下什麼時候才能平定呢?」李善長回答說:「秦末大亂,漢高祖以一布衣平民起兵,心胸開闊,很有氣度,知人善任,不喜歡亂殺人,因此五年成就了帝王事業。如今元朝綱紀已經敗壞,天下土崩瓦解。您出生在濠州,那裡距離漢高祖的家鄉沛地不遠。山山水水呈現出帝王氣象,您是當然秉受了的。只要您效法劉邦的所作所為,天下不難以平定。」朱元璋聽後稱讚他說得好。

從此把他當作心腹,參預機密謀議。李善長籌劃糧餉,制定戰略非常能幹,因此更得朱元璋的信任。朱元璋的威名越來越大,眾將前來投靠的,李善長考察他們的才幹,薦舉給朱元璋,又代朱元璋表達誠懇的心意,使眾將都能安心。有時眾將因事互相鬧意見發生不合時,他耐心地為他們調解。郭子興由於聽信了流言蜚語,有一段時間對朱元璋起了疑心,奪去他的部分兵權,又想把李善長奪過去輔佐他,李善長堅決謝絕不去。因此朱元璋更是十分器重他。朱元璋屯軍和陽,親自率領軍隊攻打雞籠山寨,只留下少數兵士幫助李善長留守和陽,元朝大將探聽到那裡的情況前往襲擊,李善長設下埋伏擊敗了元軍,朱元璋對他更是刮目相待。

朱元璋收編了元巢湖水軍以後,李善長極力勸說他渡江攻佔集慶(今南京),以做為自己發展的根據地,朱元璋接受了建議,先率軍攻下採石,大軍直逼太平,李善長事先書寫好禁止軍隊擄掠的告示,並讓將士們攻打下城池以後,馬上張貼在大路兩旁,因此朱元璋的軍隊紀律嚴明,沒有人敢違反禁令。最後朱元璋終於攻佔集慶,從而確定了自己的基矗。在準備奪取鎮江的時候,朱元璋擔心眾將不能約束部下,因此假裝發怒,對以前有違反軍紀的要重處他們,而李善長出面營救才得以赦免。所以佔領鎮江以後,軍紀嚴明,百姓還不知道有大軍到來。以後朱元璋成為江南行中書省平章,他任用李善長為參議。當時宋思顏、李夢庚、郭景祥等人都為中書省的屬官,然而軍機進退,賞罰章程,大都由李善長決定。樞密院改為大都督府後,李善長兼任大都督府司馬,後又提升為行省參知政事。

得御製詞 褒揚備至

朱元璋當上了吳王后,授給李善長右相國的官職。李善長熟悉前朝的典章制度,處理政事很有效率,又習於往來報聘的言辭。朱元璋有要招納收降的,就命令他撰寫勸降的文書。朱元璋凡親自率領軍隊征戰的時候,都命李善長居守大本營,將領和官吏們都服服帖帖,聽從他的領導,百姓安居,他轉運調配軍隊的糧餉從來沒有缺乏。李善長曾經請求官賣兩淮之鹽,制定茶法,都是反覆衡量考慮元朝的制度,除去其弊端才制定出來的。後來又制定錢法,開礦冶煉,鑄造銅錢,規定魚稅,朱元璋政權的資財日益富足起來,而且百姓的日子也比較好過了。吳元年(1367)九月,朱元璋論平定蘇州張士誠的功勞,封李善長為宣國公。職官制度改變以後,左官高於右官,又任命李善長做左相國。朱元璋剛渡江時由於天下大亂,軍紀也很難維護,因此許多時候都用重法。有一天,他對李善長說:「法律中有三條一人犯法,親屬等連帶制罪的條文,是不是過分嚴重了?」李善長乘機請求除犯有叛逆大罪的人以外,都免除連坐,於是朱元璋命他和中丞劉基等人主持裁定法律條令,頒布朝野。

朱元璋即位做了皇帝,追尊自己的祖父母和父母、冊立皇后妃嬪、太子、各王,都是由李善長充當大禮使;設置東宮太子的官員屬下,以李善長兼太子少師,授予銀青榮祿大夫、上柱國、錄軍國重事。其他的職銜仍像原來的一樣。不久,他率領掌管禮儀的官員制定帝王祭祀天地和祖先的儀禮。朱元璋巡幸汴梁的時候,李善長留守在南京,一切朝廷政事聽憑他的酌情處理。不久李善長上奏制定了六部官制,提議規定官員和百姓服喪的裝束以及百官朝賀東宮太子的禮儀。李善長奉命監修《元史》,編輯《祖訓錄》、《大明集禮》等書。確定全國高山大川神祇的封號,分封親王,功臣封爵行賞等,事無鉅細,全都委任李善長和各位儒臣謀劃進行。

洪武三年大封功臣。朱元璋說:「李善長雖沒有汗馬戰陣之勞,但是為我效勞很長時間了,軍隊糧餉的供給方面,功勞很大,應該給他進封大國。」於是授他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封為韓國公,每年給俸祿四千石,子子孫孫世襲。賜給鐵券,可免去他兩次死罪,免去他的兒子一次死罪。當時封為公的人,有徐達、常遇春的兒子常茂、李文忠、馮勝、鄧愈和李善長六個人。而李善長位居第一,朱元璋把他比做漢代名相蕭何,讚揚稱頌達到了極點。

居功自傲 牽連見殺

李善長由於長期位高權重,因此慢慢也有了驕橫之心,加上胸懷狹隘妒忌,對不同意見的官員,多行排擠。

如參議李飲冰、楊希聖稍有侵犯李善長的權力,他立即考察他們的過失,上奏免去了他們的官職。後來連老臣劉基也因某一法律條文與他發生爭辯且對罵。由於壓力,自己感到不安,劉基就請求致仕回鄉了。李善長位居人臣之首,富貴至極,也逐漸驕傲起來,朱元璋也開始暗暗討厭他。洪武四年,李善長因病辭官,朱元璋賜給他臨濠的田地若干頃,設置守墳戶150家,又給佃戶1500家,儀仗士20家。隔了一年,李善長病癒,朱元璋任命他主持修建臨濠的宮殿,遷徙江南一帶的富有百姓14萬到濠州種田,讓李善長經營管理,為此他留居在濠州幾年。七年,提升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做太僕寺丞,存義的兒子李伸、李佑都做了郡牧所官。九年,朱元璋把長女臨安公主下嫁給李善長的次子李祺,封李祺做駙馬都尉。起初確定婚姻儀禮,公主遵行兒媳的規矩很恭敬,李善長一家榮耀顯赫,很使當時滿朝文武羨慕。李祺娶公主以後一個月,御史大夫汪廣洋、陳寧上疏說:「李善長輕慢皇上寵信,驕傲放縱,陛下生病不能上朝理事將近十幾天,也不問候,駙馬李祺六天不朝見,把他叫到殿前,他又不知認罪自責,這是很大的罪過。」因此定罪削去李善長每年的俸祿1800石。不久任命他和曹國公李文忠掌管中書盛大都督府、御史臺,共同議定軍國大事,監督圜(huán)丘工程。

丞相胡惟庸,起初為寧國縣知縣,由於李善長的薦引,提升為太常寺少卿,後來成為丞相,因此兩人互相很有交往。而李善長弟弟李存義的兒子李佑,是胡惟庸的侄女婿。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謀反被殺,牽連為胡黨而判罪被殺的人非常多,而李善長像以前一樣未受什麼牽連。御史臺缺中丞,朱元璋還讓李善長治理御史臺的事情,他多次提出建議。但到了洪武十八年,有人告發李存義父子實際上勾結胡惟庸,朱元璋下詔書免去他們的死罪,安置到崇明。李善長沒有為此感謝恩典。又過了五年,李善長的年紀已經77歲,年老行為更不檢點。

他曾經想建自己的住宅,就向信國公湯和借300名侍衛兵士,湯和秘密報告朱元璋。四月,京師有一批判罪應當遷徙到邊地去,李善長的親信丁斌等人也在其內,李善長几次請求不要遷徙他們。朱元璋為此大為生氣,審問丁斌。

丁斌以前在胡惟庸家做事,因此說出李存義等人以前與胡惟庸交往情狀。命令逮捕李存義父子審訊,他們供出的案情牽連到李善長,說:「胡惟庸準備謀反的時候派李存義暗地去勸說李善長。善長吃驚地大聲呵的斥說:‘你說什麼胡話,要是讓人知道你幹的事,這是要滅九族的。’後來,胡惟庸又派李善長的老部下楊文裕去遊說李善長,說:‘事情如果成功的話,當用淮西地方封他為王。’李善長驚駭沒有答應,過了很久,胡惟庸再次派李存義前去遊說,李善長長嘆著氣說:‘我年紀大了。等我死以後,你們自己去幹吧。’」又有人告發李善長說:「大將軍藍玉領兵出塞外,到捕魚兒海,捕獲得胡惟庸勾結沙漠的使者,李善長將他藏匿起來不向上報告。」於是御史們不斷上章彈劾李善長。而李善長的奴僕盧仲謙等人,也揭發李善長與胡惟庸互贈財物,交結私語。罪名於是成立,說李善長身為功臣元勛、皇親國戚,知道謀反的陰謀而不告發,懷疑觀望,心懷兩端,真是大逆不道。正巧這時有人報告星象有異常變化,預示應當改換重臣應災。於是李善長及其妻子、兒子、兄弟、子侄全家70多人都被誅殺。而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關遇春、宜春侯黃彬、定南侯陸聚等人,都同時作為胡惟庸同黨被殺。而已經死去的追加定罪的人也有許多。

朱元璋親手書寫條列他們的罪狀,附上供詞,作為《昭示姦黨三錄》,佈告天下。李善長的兒子李祺和公主被遷徙到江浦,過了很長時間死去,李祺的兒子李芳、李茂,因為公主的恩情沒有定罪,李芳為留守中衛指揮,李茂為旗手衛鎮撫,都免去了世襲。

李善長死去的第二年,虞部郎中王國用上書說:「李善長和陛下同心,出生入死而取得天下,是功臣第一人。生前封為公,兒子娶了公主,親戚都被任命了官職,作為大臣的名位到了頂點。假如說他自己想要圖謀不軌,尚未可知,可是如今說他打算輔佐胡惟庸,那就大錯特錯了。愛自己的兒子必然超過兄弟的兒子,這是人之常情,安定地享受著萬全富貴的人,必定不會懷著僥倖心理去追求那可能性只有萬分之一的寶貴。李善長和胡惟庸是子侄輩之間的親戚罷了,而他與皇上卻是親子女間的親屬。假使李善長輔佐胡惟庸謀反成功,他也不過是功臣第一人而已,太師國公封為王而已,兒子娶公主,女兒成為妃嬪而已,難道還會比今天更加富貴的嗎?況且李善長難道不知道天下不可以僥倖取得?元朝末年的時候,想要取得天下的人不知有多少,結果沒有不粉身碎骨、滅絕宗祀的,能夠保全腦袋的有幾個人?李善長為什麼親眼見到這種情況,卻又在衰老疲倦的年紀去蹈殺身滅宗之禍呢?凡是幹這種事的人,一定有深重仇恨,激起變化,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父子之間或許互相挾制而希求逃脫災禍。如今李善長的兒子李祺完全是陛下的骨肉至親,沒有絲毫的仇怨,何苦忽然做這種事?如果說天象告變,大臣當災,殺了李善長以應上天的警示,那就更不應該了。我擔心天下人知道這件事後,會說功勞大得像李善長那樣尚且有這樣下場,四方將會因此而瓦解。如今李善長已經死去,說也沒有益處,我只是希望陛下將來以此作為鑒戒罷了。」朱元璋得到這件奏疏,竟然沒有怪罪他。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