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越好 福氣越深(組圖)


脾氣越好的人,福氣越深。
脾氣越好的人,福氣越深。(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人生想過的充實有意義,絕不要拿來生氣的,否則只是浪費生命

胡適曾經說:「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過於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每個人都有脾氣,會想發洩出來是本能,但如果能忍下去,就是修養了。而且經常生氣不但容易傷身,還容易搞壞與他人的關係。

人生在世,千萬要避免生氣,能夠擁有一個好脾氣,就是人生難得的福報。

1、最好的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我們在職場上,大多對老闆畢恭畢敬,對同事也還算和藹可親,對陌生人更常常能夠保持基本的禮貌;但您有發現到嗎?常常一回到家裡,三言兩語就會對親人發起脾氣來。

我們常常對親人有著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挑剔,稍不如己意,就會大發雷霆。只是家人之間畢竟流著相同的血脈,所以我們再怎麼大發脾氣,他們到頭來都會選擇原諒我們,也常導致很多人脾氣越發,越肆無忌憚。

俗話說「滴水之恩,湧泉以報」,面對家人無條件的支持與幫助,我們要心懷感恩之心。因為父母含莘茹苦這麼多年,好不容易才把我們養育成人。那些苦,只有等到我們為人父母,才能有些許體會。

因此心頭火氣再大,也切忌不要亂發脾氣,等情緒過去再好好溝通,父母一定會尊重我們的想法。

所以和親人之間的相處,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學分。當我們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才能收斂住自己的脾氣。

王陽明朝服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王陽明朝服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公用領域)

2、本事越大,脾氣越小。

一個人的本事,通常和脾氣成反比,也就是說本事越大,脾氣越小;本事越小,脾氣越大。因為當一個人會憤怒生氣的時候,說到底,是對自己感到無能為力的痛苦所引發。

明正德年間,甯王造反,王陽明只花了一個月,就迅速平定叛亂,避免一場生靈塗炭的國難。可是王陽明卻被其他的軍官妒忌,誣陷他勾結甯王,見事不成,才出賣甯王以求自保。而正德皇帝也聽信手下的謊言,竟然要求王陽明放掉甯王,打算再次御駕親征。

平定叛亂是很大的功勞,但王陽明被無視不說,還被人陷害。只是面對這樣的處境,王陽明卻毫不惱火。他後來跑去找張永,把功勞全給他,讓他拿去拉攏宦官一派。然後自己就住進寺廟,表明與世無爭的心態,也悄無聲息的化解了這次的大災禍。

因此後人在評價王陽明時,說他「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

王陽明認為,天地之間,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宰,只動腦,不動心。因為動腦,才能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若只是動心,那就只能被情緒牽著鼻子走。

當一個人越憤怒,就越找不到解決問題的關鍵,只能像無頭蒼蠅一樣,把事情越搞越糟。只有控制住自己的心,才能冷靜的去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3、人生不是用來生氣的。

有一位禪師喜愛蘭花是出了名的,他種了許多名貴的品種,平日講經說法之餘,他也總是悉心照顧蘭花。

一天,禪師要外出雲遊一段時間,臨行前,他交代弟子要把寺裡的蘭花照顧好。結果有一名弟子在澆水時,不小心把蘭花架絆倒了,花盆掉到地上碎成一片,蘭花也散落一地。

這個弟子當時嚇壞了,心想:師父回來看到心愛的蘭花這番景象,不知道要多生氣?

而在禪師回來後,弟子馬上跪在師父面前,請求責罰。

沒想到,禪師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還溫和地安慰弟子說:「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當一個人對於身外之物,能不放在心上,得失隨緣,才能保持內心的安定和平靜。因為萬物都有得有失,有生有滅。就連我們人一生,也不過幾十年的光陰,轉眼就過,又何必讓自己活得那麼不開心呢?

佛家把發脾氣稱為「火燒功德林」,意思是一把怒火,能燒盡一切福祿功德。

因此當我們遇到不如意時,不妨靜下心來對自己說:「沒關係,一切都會過去的。」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才不枉此生



責任編輯:察方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