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國丞相諸葛亮。(手繪插畫:Winnie Wang/看中國)
古人常說「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出將入相,也成為了無數古人的夢想。而與「將」的主征戰、殺伐、武略不同;「相」作為文官之首,吸引的自然是無數文人、才子,他們窮其一生,恨不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而得益於古裝影視劇的熱播,「丞相」、「宰相」也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中最為熟知的「相」,但另一方面也正是由於這些古裝照的不嚴謹,讓很多人都傻傻分不清「丞相」、「宰相」之間的區別,都以為「丞相」與「宰相」是一回事,事實上兩者之間有著相同之處,但不同之處也頗多。
丞相的設立
丞相最早始於秦朝,由秦武王設立。秦武王是個很有抱負的人,他恥於與六國為伍,見六國都設有相國一職,便把秦國的相國一職,改稱為丞相。秦武王二年(前309年),秦武王在秦國設置丞相官位,設左右丞相各一人,任命甘茂為丞相兼領上將軍,樗裡疾為右丞相。命甘茂等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筑堤修橋。《通志》、《通典》乃至《文獻通考》裡面都說:「黃帝置六相。堯有十六相。殷湯有左右相。周成王有左右相。」這些都不可信。「相」作為「高級助手」的意思乃至春秋左右才出現,黃帝他們不可能提前知道。
《漢書》中記載如下:「相國、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綬,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秦有左右,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國,綠綬。孝惠、高後置左右丞相,文帝二年復置一丞相。有兩長史,秩千石。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漢武帝元狩五年初置司直,秩比二千石,掌佐丞相舉不法。」但是出土文物證明這個記載是錯誤的。
何為丞相?
丞相,作為中國古代的官名,最早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在《說文解字》之中「丞」字作:「翊也,從從卪從山。山高,奉承之意」;「相」字作:「省視也」之解。由此可見,丞相乃是輔助天子之人。
不過,最初的丞相卻並非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確切的說,在先秦時期眾多諸侯國得益於社會結構的變化,在相繼設置相、相邦之後,面對繁雜的國事自然需要副手來襄助一二。於是,便有了丞相一職務,也就是說最初的丞相至少是二人之下的。
而這一職務的延續則得益於秦國的統一,建立了秦王朝的需要。秦國在秦惠王時(公元前334年)設置了相邦一職負責輔助秦王治理天下,呂不韋也成為了秦國最早的相邦,不過後來由於嫪毐與趙姬苟合、嫪毐謀反之事告發,呂不韋被牽連免職,相邦一職也便一直空懸。
丞相的演變
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但跟丞相一職不同,因為出土文物秦國東陵器物上刻有金文: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這證明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而且是同時並存的,丞相是相邦的副手,相國地位高於丞相。秦國的第1個相國是樛游,後來秦武王增設左右丞相作為相邦的副手,此後相國與左右丞相同時並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繼續保留左右丞相。秦二世時,秦朝才又增加設置了中丞相一職,此時左丞相、右丞相、中丞相同時存在。漢承秦制,依然設置相國,同時丞相依然是相國的副手,西漢也設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這段時間有300多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置最久的時期。自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這200餘年間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但時間很短。三國和晉南北朝370年間,除蜀和東晉初年、北朝較短時間外,不設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時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八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於中書省置丞相。
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通過胡惟庸案)廢丞相的1600年間,丞相的設置斷斷續續,作為官名的丞相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並不長。
丞相與宰相的區別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需要注意的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
責任編輯:雲天月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