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忍百箴》了傳達中國忍文化的深刻內涵。(圖片來源:看中國製作)
《勸忍百箴》的作者是元朝的許名奎,書成於元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公元1310年)。《勸忍百箴》共計一百篇。其內容包括忠孝仁義、喜怒好惡、名譽權勢等多個方面。全書以一百篇箴言的方式,傳達中國忍文化的深刻內涵。
古訓嘉言可以作為今日之借鑒,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本篇為讀者介紹《勸忍百箴》一書中《利害之忍》的內容。
【原文】利者人之所同嗜,害者人之所同畏。利為害影,豈不知避?
[大意]利,是人人都想要的。害,是人人都畏懼的。利是害的影子,利與害形影相隨,相互轉化,怎能不對利益加以迴避呢?
【原文】貪小利而忘大害,猶痼疾之難治。鴆酒盈器,好酒者飲之而立死,知飲酒之快意,而不知毒人腸胃;遺金有主,愛金者攫之而被系,知攫金之苟得,而不知受辱於獄吏。
[大意]貪圖小利而忘卻它會導致的大禍害,這種毛病好比得了絕症而無法治療一樣。酒杯裡裝滿毒酒,好酒的人喝了會立即死亡,他只知道喝酒時的快意,而不知道喝酒會傷及人的腸胃而置人於死地。遺失在路上的金子是有主人的,愛金子的人佔為己有因此被抓進監獄,他只知道撿到金子可以獲利,卻不知被抓進監獄後所受的恥辱。
【原文】以羊誘虎,虎貪羊而落井;以餌投魚,魚貪餌而忘命。虞公耽於垂棘而昧於假道之假,夫羞豢於西施而忽於為沼之禍。
[大意]如果用羊做誘餌來捕捉老虎,老虎會因為貪吃羊而掉入陷阱。用香餌來釣魚,魚就會因貪圖香餌而不顧性命。虞國國君沉溺於晉國所獻的垂棘美玉,而沒有識破晉國向其借道攻打虢國的陰謀,最終被晉國滅掉。吳王夫差沉溺於與美女西施的縱情淫樂中,忽略了沈迷於美色的災難,最終身死國滅。
歷史典故:假道伐虢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併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獻公哪裡捨得?荀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藉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之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經過四個月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裡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待續)
責任編輯:申思茗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