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主唐太宗,堪稱千古帝王的典範。(繪圖:Winnie Wang/看中國)
隋煬帝窮奢極欲、大興土木、頻繁征戰,百姓苦不堪言,以致隋末民變四起。唐初大亂初定,百廢待興。一代英主唐太宗,堪稱千古帝王的典範。他知人善任,虛心納諫;以農為本、與民休養生息、復興文教、完善科舉制度等政策;又開疆拓土,大力平定外患……開創了唐朝第一個盛世「貞觀之治」。在唐太宗的治國方略中,高明的「用人之道」,堪稱促成「貞觀之治」昌盛局面的關鍵因素。
為政之要 惟在得人
唐代史學家吳兢在所著政論性歷史文獻《貞觀政要》中,以君臣對答的方式,將貞觀年間唐太宗和身邊40餘位謀臣的政論分類編撰,以供後世參考借鑑「貞觀之治」的成功經驗。《貞觀政要‧卷七‧崇儒學》中記載唐太宗的名言「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唐太宗認為:一個國君當政的關鍵,唯在用人得當。如果所用之人不能夠充分發揮才能,政事必然難以治理。
天下初平,唐太宗求賢若渴,廣招四方賢士。他要求朝廷大臣舉薦賢良,自己也多方打聽,設法拔擢人才。同時,完善科舉制度,給予貧寒士人公平競爭、翻轉命運的機會。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他曾令百官上書言朝政得失。大臣常何提出20多條建議,均切中時弊。太宗心中疑惑:常何乃一介武夫,何以見解如此精闢?常何告知都是門客馬周代為捉刀。太宗立即召見馬周,與之交談,發現馬周見識不凡,十分賞識,當即令其入門下省為官。其後一路提拔至中書令,並輔佐太子李治。
人才是國家健全發展的根本,唐太宗惟才是舉。只要是賢能有德的各類人才都選用,即使出自「敵營」也不計其過往。唐太宗重用隋末降將尉遲恭、秦瓊,以及太子李建成舊部魏徵、王珪、韋挺等人,不計前嫌,禮遇有加。有別於大多數皇帝斬草除根、一律誅殺的作法,其廣大的胸襟和卓越的見識為大唐帝國匯集四方棟梁之材,令後世津津樂道。以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諫臣魏徵為例。魏徵原為太子李建成麾下主要謀士,多次勸李建成設法除掉秦王李世民。玄武門之變後,魏徵被擒。唐太宗喆問他為何離間他們兄弟的感情?魏徵一臉正氣,毫不畏懼的說:「人各為其主,可惜李建成不聽我勸告,否則也不會遭致今日之禍。」唐太宗折服於魏徵的正直與膽識,特別任命他做諫議大夫。
棄其所短 取其所長
北宋司馬光主編的著名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鑑‧唐太宗論舉賢》中敘述:唐太宗即位初期,令尚書右僕射封德彞舉薦人才,過了很久都沒消息。唐太宗問其何故,封德彞答說:「不是我不盡心去找,只是當今並沒有傑出的人才啊!」唐太宗很不以為然的說:「君子用人和用器物一樣,每一種物品都要取它的長處來用。自古以來,能夠使國家達到大治的帝王,難道是向其他朝代去借人才來用的嗎?我們擔心的是自己不能識人,怎麼能冤枉當今一世的人呢?」
司馬光對唐太宗的知人善任推崇備至。他在貞觀後期的紀事中,特別選取唐太宗分析「貞觀之治」用人方面成就的五點總結。其中有一點為「人之行能,不能兼備,朕常棄其所短,取其所長。」唐太宗晚年將自己戎馬一生、勵精圖治的治國之道,總結成《帝範》十二篇,頒賜、教戒太子李治(唐高宗)為君之道。在《帝範‧審官第四》中說:「智者取其謀,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無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無棄材,明主無棄士。不以一惡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割政分機,盡其所有。」
意思是說:有智慧的人,我採用他的謀略;比較愚笨的人,就使用他的力氣;勇敢的人,我運用他的威武;膽小的人,則取用他的謹慎;如果沒有聰明、愚笨、勇敢、膽小這些特點的人,那就全面考察他的個性,根據其長處來任用。因此,對於良好的工匠而言,沒有必須捨棄不用的木材;對於聖明的君主來說,沒有不能用的人。不能因為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就忘掉他所做過的好事。也不能因為有一點小過錯,就抹殺掉他的功績。應該根據不同的政務,分設出不同的職能部門來管理,盡量讓他們發揮所具有的能力。
封德彞為何找不到人才?遍尋不著「千里馬」是無馬可找,還是因為自己不是「伯樂」,無法慧眼識英雄?唐太宗看人的眼光非常精準,能洞察屬下的個性和長短處。再取其優點,將不同類型的人才放在適合的職位上,讓屬下發揮最大的能力。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