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故事「梦溪笔谈」及其缘起(图)

作者:台湾清大史研所 傅大为 发表:2008-04-28 10:5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北宋奇才沈括所写的笔记「梦溪笔谈」,可以说是今天世界上「中国笔记研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的一本。虽然,《京口耆旧传》称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着」, 但是,过去四、五十年来,汉学界对「笔谈」的兴趣,倒是集中在其中的「科学技术」的部份。英国的中国科学史大师李约瑟,也称「笔谈」可以是整部中国科学史 的标竿,并在他的名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中,时时以之为评论比对的标竿。在这样的历史脉络下,「笔谈」在过去遂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的重镇,从竺可桢、李 约瑟、三上义夫、胡道静、席文、乃至梅原郁等人,多少都比较集中在研究笔谈的「科学成就」上。相对而言,沈括其它方面的研究与思想就被忽视与贬抑,甚至, 曾被直接批评说,「[沈括] 的宿命论的思想是很浓厚的,[神奇、异事] 两卷里,大部份被神秘主义的色彩所笼罩,在其它各卷中,宿命论的幽魂也常常套了各种罩袍爬出来。」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的末尾,在科学不断地被宣传与鼓励了几百年后,我们是否今天仍然该以「科学」挂帅、戴「科学」的眼镜来过滤一本北宋这么有趣的笔记呢? 还是我们该以一更宽广的视野,来体验一下这位奇才在各方面的智慧,并以一更有历史意识的态度,让「笔谈」尽量回复到它在历史中的面貌?我研究「笔谈」十多 年,也在研究所中上过多年「笔谈」的讨论课,同时,在国内外与其它研究「笔谈」的世界学者有多方的交流,也偶有机会对大众说说「笔谈」的有趣故事与智慧, 所以,积各方面的经验,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可以如下这么来说。

今天世纪末,不是十八世纪启蒙的法国,也不是五四的中国。在过去,大家还不太熟悉什么是科学、科学会带来什么好处、曾造成什么祸害、科学答应会解决 的问题,是不是真的可以解决等等。但是在今天,我们对这些科学问题的答案,已经比较清楚了。一般社会大众,在饱受科学与医学、计算机与网络等等新信息、新问 题与新疾病 (e.g., Y2K) 的轰炸之余,还会有兴趣戴上「科学」的过滤眼镜,看近千年前的沈括,看他曾知道什么我们今天早已知道的所谓「科学」内容吗?我想,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大家 也许更会有兴趣听,听那被过滤掉的古典碎片:究竟,沈括的古代「认识」,与我们今天有何不同?沈括的「另类」知识,可以给我们今天什么不同的灵感?这些, 也许才是世纪末「笔谈」的新意义?

而这个世纪末笔谈的新意义,也正是我们制作「笔谈」的新通俗故事的起点。我们要扬弃「科学」的过滤眼镜、搁置那事事以「科学或迷信」来看笔谈的二分 法,我们要尽量回复笔谈的原貌、尽量让沈括自由自在的思考与说话。北宋的笔谈世界,根本不知什么是「科学与迷信」之分,但却是一个处处可以「见理」、也处 处可以有「神奇」的世界。千年前沈括的视野,也根本没有什么「天文数学vs. 五行数术」,或什么「科学医学vs. 艺文书画」的区别与分类。他的「笔谈」十七门二十六卷,可说是卷卷有理、门门是道;前面才说医药,后面诗歌早已吟起;天上方观星象,满地书画已然乱舞。

读者也许要问,梦溪笔谈有那十七门?当然,妳们会猜,不是物理、化学、数学、医学、生物、社会等等这种现代的分法,中国过去对「知识」的分类,完全 不是如此去构想的。简单而言,笔谈的十七门,是这样的(也要注意它的次序):故事、辩证、乐律、象数、人事、官政、权智、艺文、书画、技艺、器用、神奇、 异事、谬误、讥谑、杂志、药议。这样的分类,在今天看起来相当的特别,但是在宋代许许多多的笔记看来,这种分类倒不稀奇,多少是北宋士大夫彼此共享的知识 分类。唯一不同的是,笔谈的门数,比其它笔记较多,如药议、象数、乐律等门,在一般笔记中较少,但那也只是显示出沈括的博学多才罢了。

在上面这样的讨论之后,读者还会觉得我们一定要以「科学」的眼镜来过滤笔谈吗?梦溪笔谈的意义还可能只局限在狭义的科学史范畴之中吗?最后,我想来 对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沈括要把他晚年的精心书写的笔记,冠之以「梦溪」之名,这个问题的解释,会使上面的问题,自然更加清楚。我现在就来说说这个故事。

沈括自己说,他三十多岁时,「曾梦至一处,登小山,花木如覆锦,山之下有水,澄澈极目,而乔木翳其上」,他梦中很高兴,想要在那边住下来。后来几乎每年都会梦到那个地方,「习之如平生之游」。十多年后,他被谪宣城,有个道人叫「无外」,对他说在「京口山川之胜」处,有人要卖地,要价三十多万钱,沈括虽然没看过该地,竟也买了下来。又过了几年,沈括要退休左右,路过京口,顺便看看当年道人替他买的地。这不看还好,一看之下,大吃一惊,竟然是他梦中所游之地!沈括大叹一口气而说「吾缘在是矣」。于是他就放弃其它住所,而专住在这里。「筑室于京口之陲,巨木蓊(ong3)然,水出峡中,停萦杳绕,环地之一偏者,目之『梦溪』」。 梦溪的附近,沈括还建造了「百花堆」、「壳轩」、「岸老堂」、「苍峡亭」、「竹坞」、「杏觜」、「萧萧堂」、「深斋」、「远亭」。在这个环境中,沈括有 「三悦」:陶潜、白居易、李约。而与之酬酢于心,目之所寓者,有「九客」:琴、碁、禅、墨、丹、茶、吟、谈、酒。(沈括长兴集逸文,「自志」)

这个神奇的故事,竟然是中国科学史中大名鼎鼎的梦溪笔谈之来源,可不深思乎?十多年来,我常与沈括为伍,又有多少的日子里,面对论文、稿纸、计算机与 研讨会之际,我与梦溪笔谈对谈。我知道,沈括这位老先生,会喜欢从别人加之于他的「伟大科学家」殿堂走下来,读我们的「新通俗故事」,赞成回复他老人家自 由自在的心灵与身体。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