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好事没有善报?(图)

从《寡人之于国也》谈善有善报

作者:新象 发表:2024-06-14 10: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2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其实善是珍贵的,善并不廉价,恶才是廉价的。
其实善是珍贵的,善并不廉价,恶才是廉价的。(图片来源:手绘插画志清/看中国)

之前与一位狱警交谈,狱警问我:“你说善有善报,那么,为什么我对待犯人好些他们就不服从我的命令,违反监规。但是如果我对他们恶语相向,他们却遵守规矩。”我想到了一篇教科书上、选自《孟子梁惠王》的古文《寡人之于国也》。内容如下: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鼈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鼈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篇文章当时学来晦涩难懂,现在有所理解,这篇文章其实就是孟子在阐述什么叫善有善报,以及,如何才能获得善报。

梁惠王其实在问孟子:“我做了尽心尽力管理国家的善行,但是比较起来我却没有得人口增长的善报。这是为什么?”

孟子拿打仗举例子,说了五十步笑百步的道理,意思是委婉的告诉梁惠王,如果一个人没有做到善的标准,那就只是减少自己的作恶,都是在作恶,是不会获得善报的。

孟子给梁惠王举了些善行的例子,以及这些善行带来的善报。

首先是做到顺应天时这一善行,就会获得谷物与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的善报。其次是做到仁政,就会获得国家兴旺的善报。

最后是说,如果存在恶行不去制止,应做的职责没有做到,出问题了,就说这不怨我,怨老天爷。那和用刀把人杀了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没有区别。如果能真正的从自身上找原因,就一定能获得善报的。

有人说,行善很难,想做好人很难。有时也会像这个警官一样,待人好些反招来在押人员的不尊重,给自己造成了麻烦。有时法官秉公判案就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压力。现在知道善还有标准,那不更难了吗?

其实善是珍贵的,善并不廉价,恶才是廉价的。打人骂人连小孩都能做到。但是能圆融、能坚守正道,却必须是心智成熟的人才能做到的。

有人说,我一直做好人为什么没有善报?

其实“上善若水”,善就好像水一样,润物无声。善报也是如此,有时已经在善报中了,只是您没有留意。人的福分并非他能争取来什么,而是他能享受到什么。有些人虽然贫穷但是却内心安逸。有些人虽然富有,但是有操不完的心。人要是没有福分,即使坐在龙椅上也如坐针毡。福并非物质上的享有,而是从心中迸发出来的善:舒适,快乐。

有人说,我能力不足,如何能做到善呢?

其实“三尺头上有神明”,如果能从心中发出想要为善的愿望,那么神佛就会帮你。换言之,先拥有善的愿望,使您有机会能突破困难,做一个被善围绕的好人,最后当然就有结出善果的可能。

责任编辑:初新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