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中秋節源於古代的秋季祭月的儀式。在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禮 記》上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就是拜月之意。所以在中秋時,對著天上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便逐漸流傳到民間。
到了唐代,這種習俗更受重視,人們慢慢由觀月、賞月、望月、拜月、祭月等相關活動,演變為固定的慶祝節日,《唐書‧太宗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之後,中秋節盛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已成為我國重要節日之一了。
由 於中秋節的活動內容,不管賞月、拜月或玩月,都是以月亮為主角,所以中秋節又稱為「月節」或「月夕」;中秋節的月亮圓滿,象徵著人團圓,因此又稱為「團圓 節」。中秋節前兩天叫做「迎節」,俗稱「迎月」;節後兩天叫做「余節」,俗稱「追月」;中間十五才叫「正節」,就是俗稱的「賞月」。
自古以來月亮給人皎潔、明亮、柔和、恬靜、神秘的感覺,更賦予了文人墨客極其豐富的想像,而詠月的詩文詞賦也多不勝數。中秋節的月亮又圓又亮,不僅讓人倍感溫馨,也充滿了種種美麗的神話傳說。
在文人雅士的歌詠下,月亮有許許多多的別稱,豐富多彩,美不勝收。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月亮別稱的來源,不知道您知道多少個呢?
源於月亮本身特徵
月 行於夜,月圓月缺,盈虧交替,從古至今,週而復始。故衍生的別稱有︰初月如鉤,故稱之為銀鉤、玉鉤、瓊鉤。如陸游《月下作》︰「玉鉤定誰卦挂?冰輪了無 轍。」李白《挂席江上待月有懷》︰「倏忽城西郭,青天懸玉鉤」。白居易《三月三日》︰「指點南樓玩新月,玉鉤素手兩纖纖。」
弦月如弓,故稱玉弓、弓月、明弓、月牙。如李賀《南園》︰「尋章摘句老彫蟲,曉月當帘挂玉弓。」繆氏子《賦新月》︰「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
盈月如輪、圓扇、盤、鏡、盆,故稱金輪、玉輪、霜輪、冰輪,月輪、瓊輪、白輪、銀輪、孤輪、圓輪、蟾輪、兔輪、娥輪、鏡輪、輪輝、金盤、銀盤、玉盤、水晶盤、玉環、金鏡、玉鏡、冰鏡、寶鏡、寒鏡、飛鏡、天鏡、水鏡、圓鏡、金鑒、金盆、團扇等。
如 李賀《夢天》︰「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汗浸鋪澄碧,朦朧吐玉盤。」李商隱《碧城》︰「玉輪臥兔初升魄,鐵網珊瑚 未有枝。」孔平仲《八月十六日玩月》︰「團團冰鏡葉清輝,今夜何如昨夜時。」元稹《月》︰「絳河冰鑒朗,黃道玉輪巍。」蘇軾《宿九仙山》︰「夜半老僧呼客 起,雲峰缺處湧冰輪。」白居易《櫛沐寄道友》︰「高星粲金粟,落月沉玉環。」
在陰曆每月初升的月稱「魄」,後來逐漸被用來代稱月亮,月魄、 玉魄、冰魄、素魄、皓魄、金魄、新魄、圓魄、魄月、頹魄、纖魄、晚魄、宵魄、曉魄、殘魄、瑩魄、魄寶、魄淵、細魄、夜魄、瑤魄、蟾魄、兔魄等。如高適《塞 下曲》︰「日輪駐霜戈,月魄懸彫弓。」宋李樸《中秋》︰「皓魄當空寶鏡開,雲間仙籟寂無聲。」
其它還有圓光、圓景、圓影、圓缺、圓舒、圓 蟾,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暉、玄燭,素暉、素影、暉素、霄暉、皓彩、清暉,金丸、素丸,玉羊、玉壺、玉碗、碧華、銀苑、彎鐮、銀鐮、凝霜、月華等美 稱。如《楚辭‧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曹植《贈徐干》︰「圓景光未滿,眾星燦以繁。」李白《君子有所思行》︰「圓光過滿缺,太陽移中昃。」沈約 《詠月》︰「方暉竟戶入,圓影隙中來。」
源於神話傳說
月亮許多的美稱、雅稱都來自於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
☉「嫦娥奔月」的神話
所 衍生的別稱有︰嫦娥、姮娥、素娥、、月峨、金娥、姱娥、娥月、娥影、娥靈、廣寒宮、嬋娟等。如謝莊《月賦》︰「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後庭。」蘇軾《水調 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李郢《中元夜》︰「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欄邊見月娥。」蒲松齡《聊齋誌異‧白於玉》︰「童導入廣寒宮,內以水晶為 階,行人如在鏡中。」
☉「吳剛伐桂」的神話
別稱有︰桂宮、桂輪、桂殿、桂魄、桂殿、桂蟾、桂窟、桂叢、桂影、桂暉、桂月(「 八月桂花香」也是農曆八月的俗稱)、玉桂、丹桂、月桂、桂影等。如蘇軾《念奴嬌‧中秋》︰「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沈約《八詠詩‧登臺望秋月》 ︰「桂宮裊裊落桂枝,露寒淒淒凝白露。」
☉「玉兔搗藥」的神話
別稱有︰玉兔、圓兔、金兔、銀兔、白兔、老兔、月兔、兔月、蟾兔、夕兔、兔魄、桂兔等。如辛棄疾《滿江紅‧中秋》︰「著意登樓瞻玉兔,何人張幕遮銀闕。」李白《上樂雲》︰「陽鳥未出谷,顧菟半藏身。」賈島《贈智朗禪師》︰「上人分明見,玉兔潭底沒。」
☉「蟾蜍成精」的神話
別 稱有︰蟾蜍、玉蜍、玉蟾、玉蟾蜍、蟾闕、蟾光、霜蟾、寒蟾、冰蟾、明蟾、素蟾、孤蟾、清蟾、涼蟾、金蟾、銀蟾、靈蟾、新蟾、蟾窟、蟾盤、蟾宮、彩蟾、蟾 彩、兔蟾、蟾桂等。如賈島《憶江上吳處士》︰「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方干《中秋月》︰「涼宵煙靄外,三五玉蟾秋」李白《初月》︰「玉蟾離海上,白露 濕花時。」
☉其他傳說
月神又叫「結鱗」;「望舒」是傳說中為月亮駕車的女神,望舒又名「纖阿」,《史記》上載︰「陽子驂乘,纖阿為御。」也稱圓舒、素舒、明舒;而月中的五夫人叫「月魂」……等等。
源於陰陽學說
依 陰陽學說,日為陽,月為陰,故稱月亮為「太陰」。衍生的別稱有︰太陰、素月、月陰、月靈、陰光、陰靈、陰寶、陰婆、陰精、陰兔、陰魄、陰宗等。如柳宗元 《感遇》︰「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陰。」馬戴《中秋月》︰「陰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毛滂《訴衷情》︰「秋韻起,月陰移,下帘時。」
来源:大紀元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