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对自己慈悲,它会成为一种自然。
初次约会或求职面试,如果不顺利,尴尬之余你会自责吗?如果一段失败刻骨铭心,你会对自己有成见吗?在事业成功的路上,积极努力,是否意味着就要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变成工作狂?
针对这些常见的心理定势,斯坦福大学慈悲和利他主义研究教育中心科学主任艾玛·塞佩莱(Emma Seppälä)博士在新著 《快乐轨道》(The Happiness Track)中给出的回答是,快乐会在不经意间带人通向成功;相对于自我慈悲(同理心)的诸多益处,自我苛责很危险。
塞佩莱在书中写道,“慈悲”是个很柔婉的词,但数百项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如果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你与自己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一样重要。如果在跌倒或失败后对自己态度刻薄,只会让自己再次失败;如果你能善待自己,就有机会下次做得更好。
面试失败后,你会自责吗?
塞佩莱提出锻练自我慈悲的简单方略:像对待失败的同事或朋友一样善待自己。“与其训斥、下判断,增加友人的绝望,不如带着理解去倾听。你鼓励朋友记住,犯错误是正常的。”
她援引心理学家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 Neff)的话,指出自我慈悲有三个组成部分:
第一,进行积极的内心对话,例如,你可以说,“没关系,你失败了,这不意味着你是个坏人,是你就不擅此道。”
第二,其次,要明白每个人都会犯错,而且你所经历的是正常的。
第三,或许也是最困难的一点:警觉那些负面的想法和情绪,不要随着它们下去。你可以对自己说:“现在可真是很难啊。”“你这样难受真让人同情。”
塞佩莱写道:“通过不断练习自我慈悲,你的身心都会受益,包括更强健、更少焦虑和抑郁,也会更容易从紧张的状态中恢复,心理学家将这种特质叫做复原力(resilience)。”
塞佩莱博士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强调,我们不总能改变处境——不能把时间倒回去、修补面试或约会时的纰漏;可以改变的是我们的反应,如果能像和朋友或同事一样对自己说话,看清自己误在哪儿了并想办法改善,就会从经验中学习成长。
慈悲地看待自己,才能从经验中获得成长。
在这本书中,她概述了自我慈悲的四个关键策略:
1. 改变消极自我对话的模式。因为把自己打倒,是学不到什么的。不要说:“我怎么会这样做呢?我真是大白痴!”而可以这样说,“我当时心不在焉,没有关系。”
2. 给自己写封信,仿佛是写给犯了同样错误的朋友:你的话听起来会少很多愤怒,多很多安慰。
3. 用同情的话语。在充满挑战的情况下,内夫的个人口头禅是,“这是个痛苦时刻,苦难是人生的一部分,在这一刻,让我可以善待自己,让我给自己所需要的慈悲。”
4. 每一天,写下心存感激的五件事情。要做得更好一些呢,再加入让自己感到骄傲的五个成绩。
延伸阅读:追求成功时我们常会犯的七个错误
《快乐轨道》一书上月面市后,已成为亚马逊最畅销新书。该书的主旨在于:是快乐将我们引向成功,而不是相反。作者写道:“我们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相信这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但数百项神经科学与心理学研究证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书中指出,我们在追求事业成功时,通常会犯下面七个错误:
1. 我们经常都在担忧下一件事要做什么,感到压力超大。
……只有专注于当下的一刻,我们才能更快乐、事半功倍、有如神助。
2. 我们过劳,不照顾自己、耗尽自己。
……但只有花时间让自己静下来,才能更轻松、更有效率、更有弹性。
3. 我们活得紧张兮兮,从高度紧张一下子又高度兴奋,累垮自己。
……但只有在冷静的时候,我们才能更有能量完成得更多。
4. 我们一刻不停地关注着自己的工作,很少能跳出办公室的四方天地。
……但只有从事不同的活动、闲下来、打发掉一些时间,我们的头脑才能获得灵感。
5. 我们苛责自己的弱点和错误,感觉沮丧。
……但只有善待自己,我们才能正面回应挑战、从错误中成长。
6. 我们感觉自己做某事擅长,不愿意踏出这个舒适地带。
……但只有明白人的大脑是用来学习,我们才能有新的收获、并能学有所长。
7. 我们专注于自己,想做第一,自我中心的我们备感孤寂。
……只有专注于他人,我们才会影响他人、启迪他人,也感受到真诚的信赖。
从事不同的活动,让自己闲下来,并且专注于他人。(以上皆为网络图片)
作者希望《快乐轨道》一书能让读者意识到照顾自己、重视自己状态的必要,从而获得心灵的放松;如此,我们实现目标的能力会超乎我们想像。
来源:大纪元编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