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關門,社會為何沒動盪?(圖)

作者:丁咚 發表:2013-10-02 08: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0月02日訊】在很多中國人眼裡,一個國家政府停止運轉是不可想像的。從日常宣傳和教育中,人們得到的印象是,那必將導致社會混亂和動盪。

10月1日,全球公眾都目睹了美利堅合眾國政府由於民主共和兩黨在歐巴馬醫改問題上的嚴重分裂,導致國會參眾兩院無法就新財年預算案達成一致而「關閉」。

雖然美國聯邦政府總統、國會參眾兩院議員不得因此「停工」,而且涉及國家安全的軍隊、警察和安全機構將繼續得到財政保障,但聯邦政府僱員中的三分之一約100萬人(包括國防部文職人員)將離職「待業」,這意味著其所在政府機構將陷入癱瘓,部分公立醫院和其他單位將暫停向公眾服務。

美國政治遭遇麻煩,國內媒體自然不會放過揶揄奚落乃至抨擊的大好機會。它們強調聯邦政府臨時關門將造成2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並影響到三到四季度的經濟增長率。同時,這「無疑」再次說明瞭民主制度的「效率低下」,國會正日漸淪為一個解決不了或很難解決重大問題的「扯皮」機構,拖的時間久了,對國際關係和國際貿易也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上述論調,與美國總統選舉期間,官方媒體著力渲染美國大選中的金錢政治以及為選舉需要花費昂貴資金,可謂異曲同工,其目標無非是醜化西方政治制度,藉以宣揚中國在政治上如何高明和正確。

就像美國總統選舉所使用的資金並無證據表明比中國各級黨委、人大選舉花錢、更不必說比「三公消費」更多一樣,美國政府「關門」事件和引發事件的美國政治體制的「優越性」相比,也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在美國,由於兩黨「打架」導致政府關門的事情時有發生,從1977年以來共發生了17次,時間最長21天,最短1天,而更多的情況是兩黨在此之前達成妥協,避免了僵局出現。

被有意無意忽視的事實是,雖然政府「關門」不可避免地會帶來一些消極影響,包括經濟上的損失,但美國並未因為聯邦政府機構陷入癱瘓而引發經濟和社會危機,國家依然穩如磐石,公民依然照常自由生活。據媒體報導,美國政府「關門」並未影響投資者信心,週二亞太股市變現平穩,各主要股指漲跌互現。其中日本股市受日本商業信心增強提振小幅收高。

更重要的是,美國民眾並未因為政府時常關門要求修改聯邦憲法和法律,改革美國政治體制中的分權、制衡的原則與制度,改變國會和政府間的權力平衡,而是表現出驚人的淡然處之的態度。在國際媒體聚焦下,美國民眾看上去「情緒穩定」,沒有引發騷亂。很顯然,人們對此很「適應」,在其看來,這種現象是再正常不過了。

其實在美國,不管是政客,還是民眾,心裏始終都是門兒清:在國家政治問題上,宜算大賬不宜算小賬。與分權和制衡體制的好處相比,那些壞處簡直不值一提。建國兩百多年來,雖然美國國會的權力和早期相比有所削弱,但從根本上說,它作為民意代表機關,對聯邦政府的制衡作用仍然是不受動搖的。正是由於國會掌握了立法權和預算審批權,美國政府才不敢胡作非為,政府官員也不敢作姦犯科,而是千方百計討好民眾,廉潔從政,踏踏實實幹事,保證了法律得到較好執行,經費得到合理支出,也就極少有濫權、腐敗現象。兩黨在某項具體政策問題上「談崩」使政府「關門」,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何嘗不是國會彰顯權威、震懾行政當局、令其警醒的體現?美國國會在聯邦預算問題上的決定性影響,怎麼可以作為其淪為「扯皮」機構的例證呢?必要的強有力的「扯皮」,比「花瓶」的毫無意義要好一萬倍。

算筆簡單的賬就一目瞭然,凡是那些沒有建立有效的分權和制衡體制的國家,政府濫用權力、官員貪污腐敗惡疾就必然深重,由此帶來的行政成本增加、效率低下以及社會不公、道德敗壞等諸多負面因素,與受到國會節制的政府時不時受到「敲打」暫時影響行政效率以及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兩者無論從危害程度還是具體數量上來說,都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上,後者對於前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回到原點,聯邦政府「關門」為什麼沒有引起社會混亂和動盪?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美國強大而穩定的憲治、分權和制衡體制、嚴格的法治。

美國是個憲政國家。自美國憲法制定後,在長達兩百多年的歷史中,一直保持穩定,只進行了數量有限的修正。憲政既是對國家政府的約束,也是對民主本身的牽制,既制約政府信馬由韁,也阻止民主氾濫化。國家的一切政治活動都在憲法的框架下進行,國會紛爭導致政府關門,之所以未引發廣泛爭議,也未形成顯著的負面影響,就在於它是依憲行事的結果,是憲政體制在發揮效用。只要憲政體制不動搖,國家就不會亂,社會就會保持有序狀態,也會促使其依照憲法軌道,最終達成政治妥協的辦法。

美國是個處處體現分權的國家。建國者們為美利堅的未來設計了一套完善的體制,這一體制的基礎就是分權。美國的聯邦制,既保證了國家的統一,又保障了州權。聯邦的權力是有限的,大部分權力歸州所有。這就使得在國防、安全機構得以繼續運行的情況下,聯邦政府關門對國家的運轉並無太大影響。在聯邦一級,國家政府的權力又分別由國會、政府和最高法院執掌,而在歷史演變中,聯邦的經濟權力實際上是由美聯儲掌控的,這也是分權的一種表現。此外,美國公民社會成熟,公民自治、社會自治深入人心,非政府公民組織提供了大量公共服務,社會運行和普通人的生活可以保持「自轉」,除了公共福利和救濟之外,聯邦機構和公民個人幾乎沒有什麼關係。美國的分權體制,保證了相互之間的制衡,也使聯邦政府暫時「缺位」的情況下,國家和社會不至於走向混亂無序。

美國也是一個法治國家。遇到糾紛、問題,尋求法律渠道解決,是美國公民的習慣。而法院是獨立於國會和政府存在的,特別是州以下法院在民眾生活中發揮主要作用。在嚴格的法治環境下,遵法守法和依法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成為公民的自覺意識和素養。法治對於維護一個社會的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聯邦政府的部分職能癱瘓對於一個法治社會又有什麼影響呢?

一個國家沒有城管甚至政府也關了門,卻毫無亂象,不值得那些維持龐大而無所不在的政府,並依靠動員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維持社會穩定的國家反思和學習嗎?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貓眼看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